这几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钱袋子没那么鼓了。消费开支大不如以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样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如何找到确定性?如何赚到钱?
下面我们就一点点剖析,普通人如何找到新的出路,个人的资本如何积累?
在《国富论》和《资本论》的开篇中提到,构成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大前提就是社会分工。由社会上不同的行业、职业推动社会发展,这里面就衍生出来一个话题社会分工到底是否公平。
如果说社会均衡分工,那么所有人应该获得同样的收益,就比如在上个世纪我们都吃大锅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为什么这种均衡的大锅饭发展不下去了呢?是因为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讲,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付出的劳动时间不一样,两个人同样是付出一样的劳动时间,比如流水线上打螺丝的工人和科研研究人员工作一天所拿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工厂里打一天螺丝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成果,而科研人员工作一天甚至一年未必有成果。那么就产生了付出劳动时间成本低的工种,一定会因为需求有限产生饱和,而付出劳动时间久的工种就具备了一定稀缺性。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把人类分为三六九等。而政府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能够让社会进步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公平,调节因社会分工带来不同行业和岗位的收益公平。但政策往往有滞后性,一个工种或者行业快速崛起,一定是在早期吃到了红利。那么资本也就在这个时间差上获得了原始积累,造成了贫富差距。
那么,2025年钱到底从哪里来呢?明白了社会分工的底层原理后,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价值,就意味着要付出比一般劳作者更多的劳动成本,做难度更高的事,从而才能收获比普通劳动者更多的收益。
前面我们提到,虽然政策有滞后性,但是起码只要政策鼓励支持的行业或者工种,一定是社会稀缺的,只有是稀缺的一定收益比普通行业高。因此,2025年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尽可能跳出原来的舒适圈,往人工智能或科技类的新兴行业发展,企业和个人才有可能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确定的来钱路径。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