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尝试品读《红楼梦》第一回,在忐忑发文后,收到了原写作班同伴和简书好友的鼓励,在此一并感谢!今天继续。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01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这话在甄家大丫鬟娇杏的身上应验了。
还记得在上一回里,贾雨村和丫鬟对望互看的那个悬念吗?这回就有了落实。
(多会取名字,娇杏?该是侥幸吧?)
经过大致如此:
那一年,贾雨村得了甄士隐赠银后,第二日早早起身入都,他幸在大比中得意会了进士,又升了知府。
某日,贾知府偶打封肃家门前经过,抬头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不是甄府那极有眼光、能看重自己的丫鬟吗?难道甄士隐也来了这里?”
于是差人去打听,知道了甄世隐已出家一二年,连他女儿都已失踪;贾雨村叹息后,求纳了银杏做自己的二房。
娇杏在一年后生一子;又过半年,雨村嫡妻亡故,娇杏被扶作正室。
”封肃回来,欢天喜地……喜的屁滚尿流……”
这番讥讽的描写,生动精准。说得是娇杏得好后,老东家甄夫人和夫人娘家也跟着得了点好处,夫人父亲封肃的表现。
02
升官发财、得子和娇妻,贾雨村可谓人生大赢家。
可好景不过一年,他就被上司参了,说他:生性狡猾,擅篡礼仪,沽清正名,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等。
被革职!贾雨村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来至维扬地面。
他闻知:今岁鹾政点的是前科的探花林如海;林这家系姑苏人士,曾袭列侯,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惜家族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林如海只有个五岁的嫡女,乳名黛玉。
游览中偶感风寒,雨村病在旅店,贫惫交加里,得聘为林府西宾,林黛玉是他的学生。
这样过去了一年,不料黛玉之母贾夫人一病而终;黛玉因哀痛过伤,触犯旧症,连日不曾上学。
闲居无聊的贾雨村,饭后信步去了郭外;在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有门巷倾颓,墙垣朽败的“智通寺”。
雨村有感于寺门旁的对联:
身后有馀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概被对联言中了当下。故雨村进寺欲寻这翻过筋斗的人,却只见一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的老僧。
无奈,雨村去了酒肆饮酒,却在那里意外见到,在都中古董行贸易的冷子兴。
接下来就是偶遇中的两人,聊起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03
且听,冷子兴说宁国府:
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弟兄。
宁公居长,生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他有两子,长子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子贾敬就袭了官;
贾敬好道,平常只爱烧丹炼汞。幸他早年有一子,名唤贾珍,于是让贾珍袭了官;贾珍也有一子,是16岁的贾蓉。
粗粗说完了宁国府,冷子兴接着说荣国府:
荣公死后,他的长子贾代善袭了官,贾代善娶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
贾代善早已去世,史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了官。
次子贾政酷爱读书,欲以科甲出身,后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主事之衔,升员外郎。
贾政夫人王氏,头胎得子取名贾珠;贾珠14岁进学,不到20就娶妻生子,后贾珠病死。
第二胎是个小姐,她大年初一出生的时辰,很让人惊奇;
王氏生第三胎更奇,这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块五彩晶莹的玉,便取名叫宝玉。
04
冷子兴讲起宝玉的奇闻。
宝玉周岁时,政老爹试他的将来,把世上所有之物都摆了,让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直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因此便大不喜悦。
宝玉现七八岁了,非常淘气,但是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这宝玉说得孩子话好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听此,雨村忙悍然厉色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
贾雨村又谈了人生感悟: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他说:
“清明秀气,天下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必搏击掀发后始尽。
其气必赋人,秉此气而生者,上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不能为大凶大恶。至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听了雨村这席话,冷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寇了。”
贾雨村称是,接着又说了这两年游遍各省,他所遇到的两个异样学生。
其一是富而好礼的金陵甄府之子。这人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
他还常对身边的小厮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其令尊曾下死笞楚过,无奈竟是不改,当挨打吃痛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问原因,他说可止痛。
由此,话题就转到了女儿们。
05
冷子兴插说了贾府的几个女儿:
贤孝才德的长女元春,入宫做女史;妾生的二小姐叫迎春;庶女三小姐探春;四小姐惜春是宁府珍爷之胞妹……
交谈里,贾雨村知道了学生林黛玉的母亲,是荣国府贾赦、贾政的胞妹后说:“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
这林黛玉,就是第二个异样学生。
在这一回的末尾处,说贾赦也有两儿子,长子贾琏20多,他是亲上做亲,娶了贾政夫人王氏的内侄女。
贾琏是捐的同知,住在乃叔贾政家里,帮着料理家务。他娶了个夫人,是府上下无一人不称颂的:“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思又极深细……”
06
阅读完第二回,觉着有个场景地设得很巧:
贾雨村在第一回住在葫芦庙,这里他又到了智通寺。能够看出他和寺庙,或者说这本书和寺庙的一根线。
另感,贾雨村的这番话,也含深意:
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