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住院第8天。
大概还是亢奋的原因,回家也没睡好,凌晨两点起来写简书,五点钟已经在洗衣服了。
先生准备的早餐还是米粥、鸡蛋和玉米,我又煎了些香葱蛋饼,洗几个桃子,顺便还清理一下冰箱。这几天,我不在家,他懒得烧饭,冰箱里的蔬果烂掉大半。
七点钟,先生送我到地铁站,又去养老院接他父亲去医生处针灸。公公嫌身体康复慢,主动要求去针灸,做儿子的绝对服从,毫无二话。
我出行的时候正是上班高峰,地铁里已经座无虚席,越往前行,人越多,车厢挤满。在地面道路拥挤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乘坐轨道交通。
三刻钟后,到医院。
进房间一看,邻床有了新病员。一老太躺在床上,双目紧闭,面色苍白,旁边坐着一个中年妇女。估计是母女。
其实错了。坐着的是护工。
王老太的女儿跟我说,新来的老太也是90岁,相信不?
真的不敢相信,这老太五官端正,皮肤白嫩,哪有90岁的态势?
没有结过婚的老姑娘,右腿截肢74年,这个老太的情况有点特殊。她一个人独居,平时生活自理,只因为骨关节疼痛吃多了布洛芬,胃出血晕倒,被人发现送进医院。
除了外甥女儿,老太没有任何来往的亲戚。据说,昨夜送她进来的就是外甥女儿和女婿,他们也都是70多岁的人了,孙辈孩子放暑假需要照顾,不能倾情陪护,只能请护工照料,白天偶尔过来看看。
明天下午做肠镜检查,我的晚餐只能吃清淡的食物。先生过来,两人去永和,他吃酸菜鱼,我吃小馄饨和蒸蛋羹。
天色尚早,夫妻俩去观前街转转。
网络营销的发展让实体店生意清淡,无论"人民商场""美罗"和"市百一店"那些曾经令我们流连往返的商城几乎是没人的空城。开着冷气,却无人问津,令人叹息。
与此相反,步行街和餐饮广场倒是出奇的热闹。这种闷热天气,人们结伴而行,流连在各种美食之间。
七点多钟,夫妻俩结束观前街的闲逛,先生回吴江,我回医院。
幸好,大雨倾盆的时候,先生刚刚踏进家门,没有淋湿。
三袋泻药,稀释成3升溶液(3大杯),今晚喝掉2升,任务艰巨。
无意中得知,邻床老太出生黎里,与我竟是同乡,对她的关注便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