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很多小孩子满月或满岁的生日宴上,大人们会用“宁馨儿”这个词来夸奖小孩子。
单从字面看,“宁馨儿”毫无疑问就是一个褒义词,“宁”多为“平安,安定,康健”之义,而“馨”是“芳香,好声誉”的意思。可见“宁馨儿”寄托了大人们对这个孩子康健以及美好未来的祝愿。
宁馨儿的典故出自《晋书》:“王衍,字夷甫,神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就是说,王衍还是个小孩(总角一般指未成年)的时候,曾经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涛等这个小孩走了后,评价道:“是什么样的老太婆,生下这个小孩啊。将来误天下百姓的,说不定就是他。”
现在,我们多用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而陆九渊就使这样一个乱世“宁馨儿”。
一、青田神童宁馨儿降世
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与朱熹对峙并齐名的中国心学家陆九渊诞生了。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象而弗宰。”宇宙中有种至高无上的“道”,生生万物并不占为己有,造成了万象也不主宰,任他自然地在客观世界中竞争成长。山川毓秀,独钟一人,这是中国哲人的传统观点。汝水源出于闽。武夷山支脉迤东来,到了赣东金溪县城与粤北大庾岭支脉相接,隆起一座气象恢宏形似破浪龙舟的云林三十六峰,横亘东南。在云林山麓,地流出一条青田水,出黄通,过沙坊,历朱溪,由北向西南半抱着一个秀丽的山村一江南西道抚州金溪县延福乡青田里。这青田里东有梭山岭、白马峰、韩婆岭;南有道义峰、远山岭、五郎峰;北有桂枝山、吉岭、乌龟峰;西有金贵驿道。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宁静的山谷,孕育着哲思;奔腾的溪流,撞击出智慧。
此地聚居着陆姓百年望族。村庄的街道自北向南延伸,地面用光洁的鹅卵石铺砌,充盈着山村韵致。民房都是些简朴的小木屋。除了高大的祠堂庙宇主祭祀以外,也有屋檐高啄的青砖木构瓦房。虽说还不算纵横,却也栉比鳞次,错落有致。街道被青田水隔断南北,全靠一座简易石桥贯通,这座桥就是遐迩闻名的青田桥。桥下的流水,清澈见底,游鱼卵石,历历可辨。山洪暴发时,又是一番景象,激流潆回,澎湃汹涌,挟沙带泥,呼啸而来。
陆家老屋座落在桥北高坡上。这是幢颇有气派但已衰败的百年老屋。门口有中药铺子和一株老槐树。老槐树不知几百年轮,龙干虬枝,蓊蓊郁郁,浓荫匝地,凉气袭人。不远处靠近驿道有口义井,又称八卦井。这是陆家老屋的老祖宗乐施行善为方便过往行人开掘的。当过往商旅在大热天喝到一碗清冽甘美的青田水时,赞不绝口,留下一个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的甜蜜记忆,也情不自禁地投向陆家老屋一个敬佩而又亲昵的目光。绍兴九年己未二月乙亥廿四日辰时,在冰河解冻桃花浪、鲤鱼上滩的阳春季节,陆家老屋喜气盈门个男婴哇哇堕地。
父亲陆贺,字道卿,五十三岁,是青田一位者宿通儒,人们尊称他为道卿先生。母亲饶氏,娘家在金溪县顺德乡东漕村。她的身体本来孱弱,已经生了五胎;这六胎下地就无有奶水喂养。何况这老六很怪,既不吃奶也不肯喝水,只是一个劲的哭呀哭呀……哭声虽说微弱,却是不肯停歇,犹如春夜解冻的青田水,泠泠泙,飘飘渺渺,扰人梦乡。父母彻夜难眠,如听催耕的春潮,喜忧参半,揪痛了心肝。
邻村一个家境颇丰膝下无嗣的老庄主找上门来“道卿先生,听说你喜添第六子,恭喜恭喜!”“喜啥啊,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
短暂的沉默。
老庄主又说:“如不嫌弃,让我抱去抚养,继承我的家业,如何?”这话一出,双亲踌躇,请老庄主先走,待商量后再作答复。
长子九思此时刚得了儿子焕之。对父母孝顺,又善解人意的他得知六弟的事,赶紧对妻子彭氏说:“母亲多病,无力乳养小弟,你就做他的奶娘吧?
“焕儿怎么办?”
“焕儿交给田妇乳养就是。”
彭氏沉默,眼晴湿润了。
九思开导说:“焕之交给田妇乳养,还是我们陆家后代;小弟如果被人抱去做儿子,将来成为外姓人,这将是二老的一块心病!”
彭氏欣然而从。
就这样,新来人间的婴儿—母生嫂养,在陆家老屋这个和睦温馨的文化大家庭中生存、成长起来。
饶氏夫人热泪盈眶,默默地祷告上苍,为儿孙祝福。陆贺仍然心事重重,长叹一声:“国破家愁,宁馨儿生于乱世,如之奈何?
二、乱世心学家
是的,陆家的宁馨儿是在神州风雨飘摇、国家内忧外患,金瓯已缺,剩水残山的岁月中来到人间的。靖康元年金人陷汴京,北宋亡。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做了人质。康王赵构在临安(杭州)即位,是为高宗,史称南宋。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代的皇权像南宋偏安小朝廷那样软弱、屈辱、苟安而又残酷无道。以高宗赵构为首死心蹋地执行投降主义路线,宰相赵鼎并用儒学的“孝”、“诚”来为投降路线张目。这时,徽宗已死北国。高宗下诏曰:“朕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庙,久稽洒扫,兄弟宗族,未得会聚,南北军民十余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求和。”在“屈己”的幌子后面将主权和人民进行“大拍卖”,换来的无非是赵家天下的苟延残喘。就在赣东青田陆家老屋宁馨儿诞生的绍兴九年,高宗赵构与独揽朝政的秦桧密谋和议,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杀忠良,镇压人民。
这年开春正月,秦桧代表高宗拜受金朝诏书,接受和议,出尽了丑态。金朝答应把他们侵占的陕西、河南地带“赐”还给宋朝,并归还梓宫。但交换条件却是宋向金俯首称“臣”,岁岁朝贡。金朝派使臣再封高宗为宋国皇帝。高宗甘当蕃臣,向金帝进誓表:“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蕃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指金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这就是说:强盗进门烧杀掠抢是“合理”的,徽钦二帝做了“人质”也是活该的。
敌人的“赐还”必须感“恩”戴“德”,赔款进贡,而且低头称臣,喊强盗做“干爸爸”。此种“认贼做父”的丑恶行径暴露无遗,说明南宋统治者的廉耻丧尽,虚弱无能;也同时证明儒学的全线崩溃,中国陷于哲学的贫困中。高宗继承钦宗的“尊程(程颐)反王(王安石)”的思想路线,更显得十分可笑。另一方面,民不聊生,义旗不断。绍兴九年(1139)前后,南国各地警候迭起,影响最大的计有:鼎州武陵钟相起义(1130);贵溪王宗石起义(1130);湖南郴州骆科文遂起义(1140);福建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起义(1143);建州瓯宁县杜八子起义(1149)等等。统治者派兵镇压,杀人如麻,十室九空,惨不忍睹。正如绍兴元年(1311)江西安抚使朱胜非描述他上任人赣后沿途所见的哀鸿惨状:“来自桂岭,陆行一千七百余里至临江军,所见道上居民及近路段落,自入衡州界,有屋无人;入潭州界,有屋无壁;入袁州界,则人屋俱无。”桂岭,即广西贺县东北桂岭。临江军,为江西清江。衡州,湖南衡阳;潭州,湖南长沙;袁州,江西宜春。这就是说从桂岭到宜春一千七百余里已经荒凉满目人烟稀少了!原属临川、北宋淳化五年(995)建县后的金溪情况如何呢?
“金溪为邑,封壤褊隘,无豪商富民生产绝出等夷者。税籍之为缗钱,不过以十计。自建炎绍兴来,浸不如旧。民日益贫,俗日益弊。比年荒歉,益致穷蹙。源其所自,官实病之。”
由此可见,战乱频仍,政治腐败的南渡偏安政权,给黎民带来的灾难,即使在偏僻的山区—金溪县也难幸免。
如此山河破碎,兵荒马乱的时代,陆家老屋的添子加丁,怎不给父母带来无名的忧虑呢,难怪陆贺先生要长叹“宁馨儿”了!
三、宋朝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三朝过去,与婴儿落脐灸囟。按宋俗:七日为一腊,十四为二腊,二十一日为三腊。满月举行“洗儿会”。外婆家人及亲友都来了。煎温汤于银盆内,用洗儿果、彩、钱绕盆,名叫“围盆红”。族内尊长以金钗搅水,名叫“搅盆钗”。亲朋好友以钱撒盆,名叫“添盆”。婴儿洗浴后,剃掉胎发,以色线结绦束好藏好。抱儿遍谢诸亲坐客并抱入彭氏嫂娘房内,名叫“换巢”。洗儿盆内有红枣,年轻的男女多抢食以此为生儿的吉兆。饶氏夫人和彭氏坐堂谢客。陆贺先生也异常兴奋地吟欧阳修的《洗儿诗):“月晕五色如虹霓,深山猛虎夜生儿。
虎儿可爱光陆离,开眼已有百生威……”并宣布:婴儿是青田陆氏第六代,排行九十一(宋代以五服兄弟排行)。在家里是老六。命名为陆九渊,字子静(陆象山是他后来在应天山讲学自取号,世人尊称象山先生)。陆贺饱学诗书,给儿子命名具有深层文化意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袭九渊之神龙兮,沏深潜以自珍。”中国人是龙的子孙。大地上深渊有九种,在那深深的渊水中有神龙居住。沕(mi),潜藏意,潜藏是为了自珍。
陆九渊—这个名字取自贾谊赞屈原的话,非但体现了父母的愿望,也表达了陆贺忧国忧民的情愫非同一般。
四、生于末世,却为大家
“生于末世”,这是陆九渊成年后写给侄儿的一封信里说出的真话。
虽说他在江南山村平民中生长,但命运决定了这个“宁馨儿”,在南宋“天理人欲”交错膨胀的时代是一个探路的智者,终生在人类“精神家园”中不倦地寻找天国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