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是一个真实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心理实体,是我们童年到儿时,甚至至今的某些情绪体验和需要。一个健康、正常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需要足够的成长动力。动力,源于周围环境对我们提供的空间、环境还有接纳和爱。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成长动力,那么就会导致我们的成长受阻:即使一个人拥有三十几岁的生理年龄,但他可能只具备十几岁甚至更小的心理年龄。
从小到大,你拥有过自己稳定、安全、且受到尊重的自己的空间吗?从小到大,你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被允许的,你的父母是带着爱和期盼迎接你的到来吗?从小到大,你得到了需要的支持和包容吗?你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感受到他们是因你的存在而感到骄傲的吗?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我可能会有些遗憾地告诉你:你的内在小孩是需要疗愈的。确切地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都不可能如心理学要求或是我们所期望的那般理想与完美,哪怕是心理咨询师的家庭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们的内心都会住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内在小孩。他可能是开心的小孩,可能是哭泣的小孩,可能是生气的小孩,可能是闹脾气的小孩…….不管他是哪一种或是哪几种样子,但他都是你,是曾经的你。曾经那个在某一次错误中,被严厉责罚的恐惧的小孩;是那个曾经遭遇不公平对待而委屈的小孩;是那个受到伤害而惶恐中需要安抚的小孩…….他都是你,是你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创伤和未满足的需要。
虽然我们带着成长的累累伤痕走到了今天,可我们那个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足够的呵护和赞美的内在小孩,可能到今天仍然在驱使着你去寻求这些东西,如婴儿对母乳那般本能地寻求。在你多年孜孜不倦地渴望、寻求甚至乞求中,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吗?或者别人所给的真的如你所愿,让你满足了吗?我想,从你此刻努力的回想或是叹息中,我已经得到了答案,或者答案本身就是肯定的。你想要的安全、理解或是幸福,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真正满足你,哪怕是你的父母,哪怕是你认为最亲密无间的恋人或是爱人。甚至有时,他们的不满足,满足不了,还会成为对你深深的伤害。
其实,真正伤害你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个你自己都从未关注过、给予他爱和滋养的内在小孩。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稳定、最永恒不变的关系,不是与别人,是与自己,与自己的内在小孩。你因为别人的误解而恼羞成怒的,因为亲密关系中的对方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感受而黯然,因为过去的某次经历还在厌恶、恐惧某种事物或是环境…….这些感受,不过是因为当下的场景联系到了你过去的某种情绪的体验,是你的内在小孩唤起你过去的模式来应对当下这个早已时过境迁的场景。我们的渴望、寻求或是乞求,其实不过只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我们是被爱的!我们是值得被爱的!我们有太多的情绪体验与感受:自卑、内疚、羞愧等等,都不过是因为我们在质疑自己,在质疑自己的价值,进行地自我攻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三个角色:内在小孩,内在成人与内在父母。成长之路,就是要在我们的内心的三个部分实现对话,找到他们各自在不同时候扮演角色的平衡,修复过去的创伤以及负面情绪,找回对自己的爱与生命力。我们需要与自己的内心和解,需要好好去呵护自己的内在小孩,倾听他的需要、抚平伤害,让他继续充满童真、纯净和爱,而不只是孤单地坐在阴暗地角落里哭泣、怒吼。因为,只有走出童年的创伤、疗愈了我们的内在小孩,让内心获得平静与力量,才是我们成长的开始。
当你可以不再渴望父母或是师长的认可、赞扬,而是可以给与自己足够的肯定与力量,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当你可以切断与父母的“脐带连接”,开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当你不再对父母充满依赖,学会滋养自己的生命;当你敢于和权威划清界限,有勇气对他们说“不”的;当你真正能够尊重父母的命运,允许自己走一条和父母不同的路;当你学会温和地把父母及家族的期待还给他们,让自己按照自己真正的意愿去生活的时候…….你才开始真正踏上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