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用性阅读指南》点滴感受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已经读完,包括精读和泛读。有些读书感受,想在书评写作前记录下来,算是对我读书思维和信息收集的一次梳理和总结吧。
1.书名“实用性”范围的界定很有趣:我认为这点是把小说类等虚构类的题材排除在外了,它是指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具有现时性的题材,没有小说、散文等文学题材的潜在的、虚幻的、消遣的作用。
2.作者大岩俊之的阅读轨迹很有意思:知名讲师。学生时期不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基本为零;开始上班之后,为了工作,才开始认真阅读。独立创业时,目标是成为一名研讨会的讲师,信奉“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信条,每年阅读300本书以上,但实际效果不佳。也就是他说的知识量虽然水涨船高,但在他身上却并没有体现出任何成果,没有成为讲师。后来他通过读书设定合理行动目标,积极行动,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3.我归纳出的一套完整的实用性阅读流程:定下目标(短期、长期内想干什么事情)→针对目标选书→按照《实用性阅读指南》指导方法进行阅读、消化和转化书的内容→按照书籍指引,付诸长期合理有效的行动。以想成为作家为例:定下多看多写的短期目标,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吸收相关的文学素养,按照训练计划坚持练笔,日积月累,坚信终会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