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暑假读书打卡第16天——《主题阅读的教与学》(四)

        把握了主题阅读教学设计的特点,老师在进行主题阅读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搭一个框架,基本能呈现教学的形态,;设计一两个话题,基本能引导教学的走向;确定一两个进入文本细部的体验点,基本能呈现作品的意蕴。

        主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讨论建构的话题,它具有可讨论性和开放性,主题在教学之初提出时,往往调动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思考。如,在“父亲”主题阅读教学时,课前让学生用一两个词写下自己“印象中的父亲”。在执教主题指向为“借物喻人”的一组文章时,课前要求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课文《白杨》,揭示这篇文章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具体说说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谁。这个环节既是了解学生对将要“集体建构”的主题的初始认识,以备后续学习提供参考,也是激发学习兴趣以开启主题的阅读学习。

        主题单元是由多篇文章组成,篇与篇组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整体。具体的阅读可以在主题的统领下从某一篇切入,通过一两个话题的引导,促使学生阅读思考,组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总结提炼,从而获得基于此篇的主题的理解以及理解的策略和方法等。如,在执教“父亲”主题单元时,先阅读第一篇《父亲》,引导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感受文中父亲“邋遢”的形象,发现作者抓住外貌进行描写,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惭愧和对父亲的爱。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主题指向阅读了第一篇文章,实践了阅读此篇的策略、方法,或是获得了关于“主题”的认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提炼为达成目标而运用阅读策略或方法,或总结对文章应用的认识。

        学生有了第一篇阅读的感性经验,获得了阅读第一篇之后的策略、方法,或是关于“主题”的认识,就可以迁移运用到新的阅读或情境中,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关于主题的认识也得到了丰富、完善和提升,建构起关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完成了主题阅读的目标任务,如,在“父亲”主题阅读时,学生有了第一篇阅读后的梳理总结,通过抓住“印象”“表达”“情感”三个方面来阅读其他两篇文本,进而不断完善初始认识,悟到其实一些时候,父亲也会疲惫、脆弱,也需要安慰,从另一个角度读父亲,会发现这座大山的另一种风景。最后迁移运用——让学生说说看到过父亲的另一面吗,试着用一段话写一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十棵芙蓉树(小说) 野氓 一、 到火车站接大一新生时,美术系和音乐系同时爆料,新闻系来了一个高颜值的女生,名叫柳...
    云在树梢阅读 1,169评论 0 0
  • 【姓名】陆军全 【学校】岑溪市归义镇永和中心小学 【学科】语文 【学段】小学中年级 【报名的分科教室】小学文科 《...
    半个山里人阅读 343评论 1 3
  • 从小朋友的家中看到这本书,对于这些辅导类的书籍,我是不太喜欢的,鱼目混杂的营销市场,人人都称自己为作文名师,出...
    忘记雨季阅读 584评论 1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7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3,934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