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新父母晨诵+晨诵启思023
张爱敏

【新父母晨诵】
活的小孩子,他生长快,他的进步也快。他一时有一时的需要,一时有一时的能力。当教育家的,就要设法子去满足他的需要,就要搜罗相当的材料去培植他。(全集卷一,344)
萤火虫微语主持:朱永新
需要是人行动的动力,也是人学习的内在力量。所以,发现孩子的需要,及时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是帮助他们更好更快成长的最好契机,会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学习的需要,没有行动的渴望,你硬是要强加于他,往往适得其反。这是事倍而功半的结果。亲爱的父母,好的教育需要把握好的时机。在伴随孩子成长的历程中,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为他创造条件,“设法子去满足他的需要”,“搜罗相当的材料去培植他”,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我的微语】
亲爱的新父母们,早上好啊!
朱永新先生关于"需要教育"的论述,像春雨般浸润着当代父母焦虑的心田。当我们放下"不要输在起跑线"的执念,静心观察每个生命独有的生长韵律时,教育便不再是刻板的浇灌,而成为一场充满诗意的共舞。
孩子的成长轨迹如同春日的竹笋,每个时辰都在悄然拔节。三岁时握着蜡笔涂鸦时的专注眼神,五岁时蹲在蚂蚁洞前的好奇模样,十岁时拆卸闹钟时的执着表情,都是生命在不同阶段绽放的独特光芒。这些看似零散的生活碎片,实则是教育最珍贵的路标。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读懂那些无声的成长密码。当孩子仰望星空时递上的望远镜,比强迫背诵星座图更有力量;当少年沉迷机械构造时提供的工具箱,比勒令背诵物理公式更启心智。这让我想起蒙特梭利教室里的教具架,每件物品都在静静等待被需要的时刻,当孩子眼中闪烁求知的光芒时,它们便成了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在这个教育焦虑蔓延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修炼"静待花开"的从容。就像农人深谙二十四节气,教育者也该读懂孩子的成长节气。当我们将教育视角从"我应该教什么"转向"他现在需要什么",那些精心准备的材料库、用心营造的环境场,终将在某个恰好的时刻,与生命的成长需求完美共振,奏响教育最动听的乐章。
切记:教育,是追随生命节拍的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