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班主任研究中心,是全省44万班主任的娘家,这里有为了全省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用心、倾力、动情的刘肖主任。刘肖主任能叫出会场100多名班主任的名字,能讲出每个人身上的故事,可见用心;为河南班主任设计出“五项全能”专业发展路径,这在全国都是独领风骚,引无数省份“竞折腰”,可见用心。刘肖主任的脚步走到过省内的个个市县,也走到乡村学校,走到班主任中间,了解并解决班主任的需求,更是给班主任送去娘家人的底气,足见倾力;刘肖主任还秉承“不抛弃、不放弃,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在2025年终于消除了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空白县,让更先进的班主任理念通过班主任工作室辐射到每一个地方,足见倾力。班主任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看到班主任成长路上的艰辛,刘肖主任和班主任一起“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听到台上“路在脚下”的演讲,又是“欲语泪先流”,怎会不动情?看到年轻班主任的茁壮成长,他脸上笑开了花,这不也是动情?这样的主任怎会只是主任,他就是全省班主任的大家长。这里也有热情、谦逊兼具才华的红衣少年们。在智慧书院,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精心的安排,热心的服务,深入到每个班级,了解每一个学员,有学员在的地方,就有红衣少年的影子。我也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我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但是,每天晚上总能看到新的公众号面世,不用猜,他们在我们休息的时间还在工作,扛着相机、背着电脑是他们每个人的标配,有他们在,我们就有“回娘家”的一份安心。中原名班主任共同体的设立更让我感觉到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帮互助。当我得知我成功入选河南省名班主任培育对象的时候,高兴只持续一瞬间,更多的是压力和迷茫——班主任工作是该怎么建?都要开展哪些工作?遇到我不会的问题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压在我的心头,我翻阅书籍,问deepseek,并没有很明确的思路。当我得知要成立中原名班主任工作室共同体,我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这样的组织一定是为了帮助我们。我成了“八年不长,干哩不瓤,道阻且长,有方则强”的有方法、有才华金句频出的赵方强老师共同体的一员,共同体里,还有“五项全能”明星班主任任明杰老师,有经验的崔瑞娜老师,张丽华老师以及和我一样“初出茅庐”楚楚、媛媛,我们第一时间研讨,确定了共同体的成长路径:共生共长,举牌子;特色凝练,定路子;跟岗督促,扬鞭子;轮流做庄,压担子。我们会“事事有聚焦,人人有一手,届时一交流,家家多面手”。在这样的共同体,我秉承“干、就对了”的做事原则,即刻出发。拿到了钥匙专项培训就是一次蓄力和助力的过程。刘肖主任的“新灵魂三问”给了我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这些年,你用心了吗?”“这些年,你倾力了吗?”“这些年,你动情了吗?”每一个问题,都直击灵魂深处。这不只是刘肖主任在问,我也一遍一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用心、倾力、动情”,不可否认,我是努力的,但距离“用心、倾力、动情”还有很远很远。我曾经迷茫,彷徨,我总在问“值不值得”的问题,在网络的一些负面新闻中止步不前。“灵魂三问”打开了我的心门,当我们把工作做到真正的用心、倾力、动情,怎会有负面事情的出现?“灵魂三问”,是问题,是反思,更是方向。“五项全能”是培训的主旋律。五项全能不应该是班主任的标杆,而应该是标配,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掌握育人故事、带班方略、主题班会、案例答辩、才艺特长五项基本能力。王倩老师的讲座《从写作表达能力到学生成长引导》结合她的经验,探索出“1-3-5模型”,即1个核心理念:它是故事的灵魂,回答“为什么写这个故事”“传递何种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3个故事发展阶段:背景与冲突,教师的介入与尝试,转变与成长。5个关键描写:生动的场景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教师的内心独白,学生的转变瞬间,教师的反思总结。并以文章《平凡的英雄》为案例,让理论落地。王倩老师给了我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写作进阶之门,我坚持日更,每天写一篇班级故事,截至今天已有11万余字,故事是真实的,但是不足以吸引人,如果有了“1-3-5”这把钥匙,我相信故事会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打动学生,不仅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王倩老师说:“模型不是模板,他的意义在于搭脚手架,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则,故事沦为填空,育人沦为表演”“用心灵感知教育的呼吸,用真诚记录生命的颤动,才能写出有温度的叙事,而非比赛影视的答卷”。“写作不是目的,成长才是终点”。周佳佳老师的讲座《从班级建设能力到课题研究自觉》从班级管理的痛点入手,提出“班级管理是规划出来的”,包括教育理念的提升、带班方略的构建、成长评价多元等。特别有感触的是班主任定位的调整由原来的“-1”到“0”——消极问题的应对者,到“0”到“1”——积极关系的构建者,再到“1”到“∞”——人生发展的引领者,这不正是我的现状和方向么?周佳佳老师通过“班情分析”“育人目标”“带班理念”“策略做法”“成果成效”五个步骤的具体写法和做法,一以贯之,形成体系,不但指导我们写作,更主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带班。几个优秀案例让我更明确了带班策略的写法。问题即话题,话题是议题,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课题就来自于平时的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课题的能力,让自己从实干型班主任到智慧型班主任再到研究型班主任。侯志强老师的讲座《从活动策划能力到课程开发理念》从班会的定义,到班会课的设计,班会课程的开发,具体形象,既有专业的理论,又有幽默的比喻,让班会课素材更广泛,方法更多样。我们不愿意上班会课,也不得不上了许多班会课,却也一直惧怕上班会课,侯老师却像一个班会课的“武林高手”,既教“8决”也教“三环”,还教“捕鱼”,既有招式又有理论,这不就是上好班会课的一把钥匙么?感触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话“成长是一个咒,你念什么咒,就显什么灵”和“三皮”理论——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有时候还有硬着头皮。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我们要多念成长之“咒”,用“三皮”法则多逼自己和伙伴一把。张岩老师的讲座《从沟通应变能力到协同育人智慧》主要解决了“案例答辩”难题,从赛场上的“135模式”:一项原则,三层逻辑,五种思维,“定因定策”的回答模式,再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如何智慧解决。参赛不是所有班主任的事,但是班级管理却是每个班主任需要应对的问题,突发事件更是棘手问题,张岩老师的讲述,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应对方法。张岩老师文字的感染力让现场所有人泪目,两篇学生作文,在张岩老师富有温情的朗读声中,触动了所有班主任的心灵,给足了我们职业的幸福感。王红玉老师的讲座《从形象塑造能力到生命状态影响》彻底改变了我对“才艺特长”的认知,我问过王红玉老师开篇所讲的所有问题,我认为才艺就是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所以才艺特长部分也是阻拦我参加基本功展示的最大障碍。我们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老师的作用除了教知识,更大的作用就是用生命状态影响生命状态,生活中,我们愿做、能做、对学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不就是特长么?看到优秀案例老师的各种表演,不仅是才艺,更是用心做教育的热情。五个讲座,五把钥匙,改变了我对“五项全能”的认识,打开了我“五项全能”的进阶之门。
回娘家,拿钥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2022年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共分八大板块:教育政策及理论素养...
-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行—— 河北魏县第七中学“最强大脑”多学科知识竞赛 为提高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