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精神的贵族?
大概就是: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
高处,把别人当人,低处,把自己当人,这才是做人之道。
简而言之,不要去为难任何人。
尤其是不要去为难不如你的人。
去为难别人,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修养不够,三是智力不足,四也容易招致安全隐患。
01:浪费时间
生活中,有一类人确实不如你,你站在11楼,他们站在1楼,你们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
这样的人,你去为难他,纯属浪费时间。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逻辑,你有你的生活逻辑。
谁也改变不了谁。
想想你的时间有多宝贵,你就不会浪费时间去为难。
02:修养不够
做人最起码的修养,是把别人当作跟自己一样的人,保持该有的礼貌与尊重。
也就是说,我尊重你,与你无关,与人有关。
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收入如何,学历如何,年龄如何,都一视同仁当作人来尊重。
为难别人,尤其是为难不如自己的人,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表现。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中处处是爱,你若恨,生活中处处是恨,你若感恩,生活中处处值得感恩。
一个经常为难别人的人,是因为自己心中有毒,心中有刺,心中有垃圾。
容不下别人,往往是自己的修养出了问题。
你不喜欢的人越多,上帝对你的惩罚就越重。
上帝若真心喜欢一个人,会给他容人的雅量与格局,会给他超乎常人的宽容与仁慈。
试想一下,你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全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该多幸福多满足。
相反,你这也讨厌,那也讨厌。
这也为难,那也为难,你该有多痛苦与郁闷?
不为难别人,等于不为难自己。
03:智力不足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说:
每当你想评论一个人的时候,记住,这个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拥有的优势。
当你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资源,能力所骄傲,而看不起别人,为难别人时,应该明白:
若起点一样,你很可能还不如他。
若彼此一路走来的境遇都一样,你是否真的能做得比他好?
一个人的现状,是他过去所有境遇的总和。
彼此过去的境遇不一样,造成的现状自然不同。
你混得好,或许并没有那么值得自豪,很可能有环境,运气的成分。
别人混得差,或许也不该遭鄙视,也许是环境,运气太不利于他而已。
一切都是概率而已,出身条件是一种概率,智力是一种概率,掌握的资源多少是一种概率,所处环境的好坏也是一种概率。
既然是概率,那等于随机分配。
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从古至今,登高跌重的事情常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值得真正去炫耀的呢?
04:容易给自己招致安全隐患
尽可能善待你身边的人,李玫瑾教授曾说:善良可以救命。
马加爵当年,只给一个曾经给他带过饭,对他好过的室友留了命,把其他嘲弄过他的室友全部杀害了。
俞敏洪,有一次被劫匪们绑架,劫匪们把他家的钱抢光后,准备取他性命,当时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了。
这时劫匪中的一人,对其他绑匪说了一句:俞敏洪是好人,不要杀他。
于是,其他绑匪选择刀下留人。
原来那个绑匪叫张北,曾经受过俞敏洪的恩惠。
张北之前是办度假村的,俞敏洪安排学生过去开暑假班,暑假班结束后,根据合同,他有3万元需要返还,但当时他怎么也拿不出来。
于是,他问俞敏洪能不能明年租教室的时候,把这3万元抵进租金里。
俞敏洪一听痛快地答应了,俞敏洪的想法很简单:谁还没个难处,更何况反正房子还是要租的。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不为难,关键时候居然保住了俞敏洪的一条性命。
试想一下,如果俞敏洪对那三万块不依不饶,非得把张北逼入墙角。
那么,很可能俞敏洪早就命丧刀下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
对于过得不如你的人,你越应该不去为难,人性本来就有嫉妒心理,见不得别人好,你要是再故意为难别人,不是无端为自己招至安全隐患吗?
网上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今天门口的一个保安对我破口大骂
我什么都没说。
虽然我在这座城市有10套房,三辆车
我有个漂亮贤惠的老婆,还有一双聪明的儿女。
我什么都不缺,但我仍然很怕他。
看懂这个段子的人,相信都明白为什么千万不要为难过得不如自己的人。
善良可以救人,即使你做不到对别人施以恩惠,那至少不要去为难别人。
保护别人,有时候就是保护自己。
从今天起,让我们尽量学习不去为难任何人,尤其是混得不如我们的人,爱人如己,爱己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