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影《前任3》无疑是火了一把。当有人在讨论这部电影火的不正常时,而我,却想到了在大学时候的一个好基友。
青春荷尔蒙这东西,在大学的熔炉里被爆发得体无完肤。男欢女爱之事早已是茶余饭后闲聊的主要话题,男生宿舍里除过牙膏、洗头膏、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可以共享外,还有硬盘里的女友。
除过这些司空见惯,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佩斯和小怡。
他俩是在社团里认识的,佩斯个不高微胖,待人和善,乍一看像著名小品演员陈佩斯,所以这个绰号他就当仁不让了,女孩小怡有些羞涩,虽谈不上闭月羞花,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淑女气息,彻底“毒害”了佩斯。
他们的开始,像很长的电影,放映了三年,至于票还留在谁的手上,就不得而知了,低调地拉开了恋爱的帷幕,只是为了在喧嚣的大学舞台上,找到一份安宁。同宿舍的吊丝只有羡慕和祝福了,有时一起调侃,一起抱怨。
佩斯和小怡仿佛成了一种模范,他俩的爱情就像一个风向标,证明我们依旧青春年少,依旧活在丘比特之箭乱射的箭靶上,可是每次遇到我却总是脱靶。
身边不乏有那些“万箭穿心”的,在他们嘴里,女友如衣服,换得比较勤,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内心总是呐喊一句,他妈开“服装厂”的吧,这些“货”都是哪里批发的,真他娘......有的人在一起了,朋友们K歌泡吧、夜市换盏庆祝,有的人分手了,用醉酒的方式活着,继续一个人的路。当我倦怠了这种“烟花式爱情”,佩斯和小怡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请相信爱情”。
大四的时候,大家都为毕业论文而忙碌,相互讨论更多的是未来就业和学位证等问题,关于爱情的话题貌似一下子过时了,变成了“兼职”。当我抱着厚厚的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当我拿着一大包元器件在实验室里焊接电路板,脑海里只想着毕业答辩能够顺利通过,爱情什么东西,先放一边。
在这紧张的答辩准备工作中,难得闲下来,一次中午,阳光很好,我跟佩斯坐在操场的草坪上闲聊。小怡准备考研,在外边报了一个教育机构,佩斯成了“伪单身”。两个大男人从大一谈到大四,聊人生,再展望未来,当时把这几年在大学积累的词汇,全部整了出来,可还是被一个叫“爱情”的现实问题,扇了一记耳光。
佩斯说,在他心里,小怡是他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女孩,大学能遇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人,但真正能够用心对待的,却难以找寻,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小怡。佩斯脸上的微笑慢慢褪去,变成了忧虑。可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奋斗出来,稳定的事业和收入,固定的住所......当佩斯说起小怡时,脸上总是笑着,他们在大学里是最幸福的,在现实中,我希望他们是最幸福的。
那天中午聊了很多,也很投入,这对幸运的人,我还告诉佩斯,女孩挺好的,你比人家大,多包容忍让,看咱身边这帮子,就你俩时间最长,所以,你俩要一直好下去......大学四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那样敞开心扉地聊天,之后都各自忙论文的事了。
大学里,和聊得来的朋友,敞开心扉聊上几次,不在乎时间,不在乎分别,无疑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回忆。
毕业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佩斯在微信上闲聊,省去寒暄,直入主题。佩斯还没去找工作,学校里待着。当我问到他俩的感情时,佩斯很久没回复,我着急地调侃了一句:“你俩先别忙,先给我回复,你大爷的”外加一个“奸笑”的表情,许久之后,佩斯干净利落地回复“分了”,我连忙地撤回已经无济于事,颤抖地发了几大行问号,对话框许久没有消息过来,手机屏幕也黑了。
隔着屏幕,我仿佛听到时光破碎的声音,那是卑微的情感在现实的洪流中发出的哀鸣,爱情这东西永远都是冷暖自知,无法感同身受,不过,佩斯和小怡是我大学时期最向往的一种恋爱方式,他们对于我,是一段期待爱情的绚丽时光。
或许是理想不同,或许是别的原因,与其猜测,还不如面对,佩斯值得称赞的一点是,他从来不否认这段情感,并且一直坚信爱情,只不过需要时间淡忘罢了,小怡给了他难忘的大学生活,最后还需要用文字来祭奠那段往事。
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值不值得,分开代表永远,代表成长,或许还代表着另一种重生,《前任3》中的一句台词:至尊宝离开紫霞,才能够变成孙悟空。平凡的人之所以怀念大学的爱恋,是因为那段时光是最后的无忧无虑,有时间去疯狂、去旅行,看好看的电影,听喜欢的歌,牵恋人的手,六十分万岁......
讲别人的故事,说自己的往事,惋惜的永远惋惜,无奈的终究是无奈,只是成长依旧在继续,爱了恨了,都是青春路上,摇曳在风中的蒲公英。
相不相信爱情,关键在于你是否遇到对的人,时光远去,有情人终成眷属。
选自兴尘散文集《笔下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