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阅报纸,看到一则女大学生爱上农民工的新闻。这段世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情是如何开始的呢?
清秀的女大学生在失恋哭泣的时候遇到了一年轻男子,年轻男子对女大学生说:“是不是失恋了?没有关系的。你这么漂亮,一定能遇到爱你的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女大学生对男子产生了好感,当女大学生得知男子身份时让她有点失望。但是,转念一想,只是交个朋友而已,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她便放下了戒心。
可年轻的农民工或许是对女大学生动了心 对女大学生真的特别好。不久,他们就恋爱了。他的月薪是3000元。每次领完工资之后,他只给自己留下100元,而把其余的钱都花在女大学生的身上——他带着她出去游玩,给她买漂亮的衣服,甚至偷偷把钱存在她的银行卡上。这些举动让女大学生很感动。可是,女大学生怎么会就这样爱上了农民工呢?甚至后来还不顾家人朋友反对,坚持要和农民工在一起。
而这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暗藏种种心理学。论其中原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其实只是瞬间的感动––奖赏心理。爱情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对一个人来说,他人是否有吸引力的根源就在于:他的出现对于我来说是否有奖赏意义。而最影响吸引力的奖赏意义则是,他人提供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而在大学生失恋的时候,农民工男子表现出对女大学生的理解和关怀,使女大学生感到愉悦,产生好感从而使她放下自己的原则、世人的偏见,甚至与父母作对也坚持要和农民工男子在一起。从心理角度解析完这件事后,回到开始,你认为失恋了,更容易接受一段新感情嘛?因奖赏心理而出现的感情真的是爱情吗?
事实上,当一个人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我们首先对他产生的感情是好感。
好感是什么呢?好感是发生爱情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好感都能发展成爱情。误把好感当爱情的人,在真正的爱情出现时,可能会遭受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当“爱情”来临时冷静想想,分清好感和爱情,别把好感当爱情,以免最后伤人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