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一批95后开始缅怀过去的时候,却忘了意识到父母早已迈入中年多时了。
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尤其在魔都这座大城市,有一个能说话的好朋友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我却幸运的有一个发小,20多年的感情哈哈。平时的互相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俩的性格其实很互补,他比较内敛沉稳,我比较外向,所以基本上我们在遇到了问题都会采纳对方给的建议。因为两家家庭条件差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我们一般的讨论问题基础至少都会越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当然,谈的也都是互相的情况和未来的规划畅想。
直到前些时候,从发小妈妈(下文简称阿姨)的朋友圈和抖音中(阿姨还是可以紧跟上潮流的哈哈)发小的姥姥和姥爷住院,父亲竟然也脑出血住院,我突然意识到,是啊,我们都已经是95年的人了。
记得那天早上阿姨给我发了一长串文字,当时刚醒,一看阿姨是凌晨发过来的,可想而知压力是多么巨大,再后来和阿姨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原来近一段时间发小和她还在闹矛盾,是因为对未来的规划,显然家里的情况发小当时是不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从阿姨的语气中我也能感受到她对发小满满的爱意,还有,不放心。其实那段时间我自己也和妈妈有一些沟通代沟,毕竟两代人有代沟很正常,所以我的观点还是以鼓励发小为主,只要未来的规划不违法道德和法律,就勇敢的冲过去吧,即使失败也不曾后悔。
借着前一段时间公司不忙,我也回家了一趟。当我走进医院看到阿姨在照顾叔叔(发小的父亲)的时候,不经意间的想起了种种之前的过往。
从大学到社会工作这几年,仿佛真的是按下了快进键一样飞奔,明明我们才刚18岁,怎么突然就又快而立了呢?小时候叔叔还在带着我们玩耍,现在却变成快认不出我了,小时候在大院里带着我们玩的爷爷奶奶们,也需要我在他们耳边慢慢说,才能想起我是谁,周围的一切感觉好像都变了很多,又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想到这里我还在心里想着自己这感慨太感性。儿子在外,老公又住院,家里还有两边的老人需要照顾,这应该是我看到的最现象级的家庭情况了。可是,从阿姨朋友圈的字里行间我仍旧可以看出乐观的态度,看到阿姨的那一刻我也发现她的眼睛还可以依旧明亮。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种刚强不只是对下一代的保护,更有对下一代做出的榜样,不论未来生活如何,都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比起阿姨目前所面临的种种,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好像也没什么解不了的难题吧。
这个年纪的我们都开始无数次的回忆过去,又可知父母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呢。两家老人,一个孩子,三个城市,这种情况可能真的会是未来的大多数吧,《我和我的家乡》告诉我们要回家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哪有父母想让孩子在外面一直漂着的,要不怎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呢。
这个年纪的父母长辈所经历和面对的其实应该比我们能想到的多得多,这个年纪的父母长辈也是在拼尽全力给我们提供追逐梦想的基础、在拼尽全力照顾好爷爷奶奶辈。所以,对于发小和我,我们会努力去做出一些事情,虽然还是会经历种种迷茫和矛盾,但是只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