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佩服那些提笔就能长篇大论,而且质量非常高的文章,我一直想着这些文字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缜密的罗辑思维。
我尝尝幻想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但是成为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达成的,需要经过漫长的一段刻意练习。那成为这样的人之前,我能做些什么呢?现阶段我是这样做的:
1.尝试着记流水账,写日记;
2.在笔记本里记录那些优美的词句和段落;
3.多阅读概念性文章,跟着最后的问题一起思考,多看别人的留言,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保持留言;
4.把自己的感知偶尔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来,不管对错,都大胆地尝试;
5.创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每周更新一篇原创;
6.和一群同频的设计师朋友一起阅读打卡,分享自己的阅读、写作心得及专业知识;
7.乐于分享和帮助别人,不急不浮不争,保持永远学习进步。
常清洛老师曾说过:一个设计师过了三十岁,还在市场上等着被客户选择,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很可惜,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想要通过公众号打造个人品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设计师一起共创。把自己的的专业更多地展示给有需要的人。
家装市场竞争很激烈,他们拼价格、拼材料、拼工艺、拼服务,但是很奇怪,就是没有公司拼设计,拼理念,拼人文精神。
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未来的客户群体大多都会在各大平台里,而且客户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对于情景及人文也会更关注。
通过自己的输出倒逼输入,让自己做一个能跟上时代的的文化人。
打造一个个人品牌,有的人准备了三年,经历了四年。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没有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会是一帆风顺的。就如一行禅师提醒他的学生们:即使身处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随顺呼吸,修持平静的正念。
也许我的悟性没有别人那么高,开始得也比别人晚。但在我看来,一切都刚刚好,因为我已经进入高速路口了,只要自己方向明确,总有一天会到达自己初步制定的目的地。
起初,我曾以为写作就是为了表达,现在我才意识到,写作是为了沟通,更是为了有效沟通。李笑来老师说:勇于做需要做很久才能获得收益的事情!这也是对长期主义最好的诠释吧!
有效沟通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它需要你能让对方明白他自己之前不明白的道理,了解他自己之前不了解的事实。不是具有逻辑和权威就够了的,它还得具备专业与卓越。
所有的事情,往远了想 都觉得太难了,但是分解它们,每天要求自己进步一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再复杂的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从现在开始,和自己握手言和,只和自己的昨天作比较,那么在不久的明天,你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加油,做个长期主义者,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