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发一些感想,大概是因为在校园的生活千篇一律:读书的目的是考试、是毕业。“功利性”学习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接受其他的知识、信息、资讯便没有了精力、或者被自我定义为“浪费时间”。主动思考能力的钝化、退化从短期来看是为功利性学习做让步,但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能使我重新调整自己思考能力的“破冰之举”便是——进入生活。离校的这一段时间,我其实感觉我并不适应,现实生活像“照妖镜”般的告诉我,我的社会属性仍然停滞在大学水平。我可以自省出很多条: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是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容易急躁;防御心过重、总觉得别人不怀好意;遇事慌乱无阵脚、拿不定主意;在某个平衡的环境中容易看别人眼色、不愿因为自己的言行打破平衡……种种行为姿态下来,大多数人给我贴的三个进阶式的标签离不开:“高冷”、“温柔”、“中二”。其中,绝大多数人对我的印象停留在第一个词上。
打开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在思考“我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间需要多久”这一个问题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处的好的朋友,得出了结论:大约一年半。当然,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筛选,留下的都是挚友,但同样在进入社会、进入现实的初期,我的防御、烦躁、没主见会让我并不被生活所接受、被嫌弃、被掉队。相反,能做到随和、从容、坚定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变化是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跳出情绪陷阱、直面客观事件、不被外界情感左右是提高社会属性的重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