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现代之一1~《悲剧的诞生》弗里德里.尼采2

希腊悲剧因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灭亡

古希腊有三大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尼采认为前两人达到了希腊悲剧的巅峰,但是,欧里庇得斯确使希腊悲剧走向灭亡。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欧里庇得斯向希腊悲剧中注入了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所谓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是尼采自造的词汇,指主张“理解然后美”的观点。

在欧里庇得斯的戏剧中,没有忽然发生的、使主人公苦恼的怪诞事件。在戏剧序词中,值得信赖的人或神事先告诉观众故事经过,结尾时“机械降神”登场,保证主人公们今后将如何走向未来。一切都如同苏格拉底辩证法一样,剧情发展与人的意志与痛苦毫无关涉

举个身边的例子,童话故事结尾常常出现的,从此,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之类的话。就相当于此处的“机械降神”。

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攻击酒神式的智慧及艺术,不让人直面矛盾,反而引领人们走向可以解决的问题。尼采认为,近代社会陷入了苏格拉底式的文化中心,我们平时看的电视剧大多都是圆满收场,似乎很少有未来仍有不安的结局。尼采将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文化状态为“歌剧文化”,并对此展开批判。

尼采认为酒神式精神正从与苏格拉底式的歌剧文化迥异的环境中逐渐觉醒,这个环境既是德国音乐,特别是处于其系谱之上的瓦格纳音乐。

德意志精神能够通过瓦格纳的音乐剔除其中低下的罗马式文化等异国元素,回归自身

燃于理想的尼采

《悲剧的诞生》充满尼采青年时期的理想。虽然他的前半部分还压制着热情分析希腊悲剧,但是,这份被压抑的热切情感,从批判欧里庇得斯的部分开始逐渐不受控制,到本书最后,他的热情完全迸发出来,肆意奔腾。

尼采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究竟正确与否,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悲剧的诞生》对尼采之后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之后撰写了《人性的,太人性的》,在这本书中,他怀疑一切既有理想,但是,从尼采思想整体的角度来看,《人性的太人性的》也只是他为了探索究竟什么才是“好”的而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正是青年时期的理想经过彻底怀疑一切的锻造之后,才获得了走向普遍的可能。如果没有在《悲剧的诞生》中对现有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尼采也许写不出《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等一系列杰出之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