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最后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自传,也做为列传的一章出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性的介绍了司马迁的前半生事迹;第二部分讲述了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同时为了抒发自己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第三部分为《史记》一百三十篇每一篇的小序。
透过生动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司马迁,看到了一个人获得认可背后的艰辛和持续行动,看到了打破阶级固化的方法就是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持续行动,司马迁正是持续行动这一理论的最好践行者。
司马迁获得成功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必然的,因为在周朝的时候,司马氏就得到了周天子的重用,后来司马氏的后代分散到了天下的诸侯国,大多能力出众,具备了信任廉勇的美德非常人可比。在秦国的司马氏后人里面有一个人十分出名,他叫做司马错。看过《大秦帝国》这部小说的人应该对司马错其人有深刻的印象,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大家知道苏秦和张仪都是天下间最强的辨士,苏秦提合纵之策,张仪造连横之谋。张仪和司马错同在秦国,做为将军,司马错在是否伐蜀的问题上,靠自己有理有据的分析,驳倒了以口才和论辩之能闻名天下的张仪,靠的不仅是技巧,还有对于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于秦王的了解。
司马错不仅能说,还是践行者,他亲自带兵伐蜀并且一战成攻,攻灭了蜀国和巴国,解除了秦国的后顾之忧,同时将秦国的版图和人口扩大了三分之一,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错的能力十分突出,到了他的孙子靳时,是武安君白起的部将,一起参加了长平之战,后来和白起一起被赐死。在秦、汉两代,司马氏均在朝为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时候,做了汉朝的太史公,官位尚在丞相之上。
司马谈在文景之治时,拜在三位名师的门下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者。他拜唐都为师,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拜杨何为师,学习《易经》;拜黄子为师,学习黄老之术。司马谈不仅是个好学生,还善于理解分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他对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等六家就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阴阳家阐述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但让人多生敬畏之心,人总是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和恐惧;儒家以《六艺》为法,但是内容太多不够提炼,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学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墨家崇尚兼爱非攻,但是和方今之势不相吻合,难以让每个人都达到;法家不分贵贱,不别亲疏,全按照法律来办,只能用于一时,不能常用,这就是所谓的“严而少恩”,秦二世即灭就是明证;名家也是专注于名而忽视了人情,不能从人的本性出发,因此也是有缺陷的;只有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可行性强,自成体系,符合客观规律又通达人性,才是最好的治理天下的原则。
司马迁就是司马谈的儿子,这位大史学家的家族史,让我看到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多少带人持续行动和传承的结果。司马迁生于龙门,在十岁的时候就能朗诵古文,二十岁的时候游历天下,了解全国各地的民风民情,并被任命为郎中,出使巴蜀以南,对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为他编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武帝的泰山封山的时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由于身患重病,没有跟随留在洛阳养病。司马谈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把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叫到床前,说自己作为太史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写一部史书,希望他能像《春秋》一样流传于世。但是现在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愿望,这个垂髫老人希望他的儿子能完成自己的夙愿,司马迁听后跪倒在父亲面前,表示要谨遵父亲的教导,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是一定会完成父亲的夙愿。
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成为太史令,他开始做准备撰写史记。不过这个时候,不幸发生在了司马迁身上,由于他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让自己身陷囹圄并被处以宫刑。开始的时候,司马迁是十分沮丧,甚至陷入绝望的境地,作为一个男人承受宫刑之祸,很多人恐怕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马前谨记父亲的遗命,透过历史深思古代所有成功人士的境遇,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文王被囚禁的时候,创做的《周易》;屈原被放逐的时候,写成了《离骚》;左丘失明的时候,才有了《国语》;孙膑被挖掉了膝盖后,才有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被贬到蜀地的时候,才有的《吕览》;韩非被囚于秦,才有了《说难》、《孤愤》等不朽之作。所以大抵圣贤的发愤之作,都是他们在逆境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之后,心中才有发奋创作的欲望,想用自己的笔记述往事,为后世能思考之人提供借鉴吧。
现在的人写东西一般都会有一个提纲,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有一个提纲,这里面包括了每一篇的名字和一小段话,每一小段话都提炼了这篇文章的精髓和要旨。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堆砌文字相对是容易的,提炼和精简文字却是十分困难的。司马迁能够将每一篇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文章,提炼成简单的两行小字,可见其文学功底之深厚,其见识之深邃,其实史学底蕴之雄厚。就像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一样,司马迁也应该有一个家字,那就是史家司马迁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