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我们 自己。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2.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3. 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心理学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是使用心理学,弗洛伊德是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原因论,是拥有心理学。
4.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5. 因为愤怒而大声呵斥,是因为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6.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7. 想变成别人,是因为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不会爱自己。变成被人很难,因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别人,你是“你”就可以了,做自己并不是意味着要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只步不全,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8.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9.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你认为的“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 一种“善”。
10.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11.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12.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更能安心。
13.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14.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里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15. 人生取决于“当下”,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有摈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
16. 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说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17. 改变的本质,不是变成别人,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18.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19. 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
20. 讨厌自己,是因为你下定了“不喜欢自己”的决心,你的目的是避免和他人在关系中受伤。
21.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22. 想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我们想要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23.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
24. 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较,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25.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26.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27.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是“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28. 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29.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30. 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31.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32. 你之所以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课题。
33. 目标可以通过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34. 人生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35. 爱的课题是最难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36. 逃避人际关系,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37. 回避人生课题或人生谎言,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38.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39. 课题分离,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40.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方法是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41.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42. 放下别人 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43.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44.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45. 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46.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追求认可,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47. 为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48.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49.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50.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51.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式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52.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53.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是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54.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55.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56.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57.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58.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59. 认真的人生,是活在当下。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60.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61.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课题分离亦是如此。
62. 上帝,请赋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63. 我们并不是缺乏能力,知识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64. 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65.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66.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67.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加以实践。
68.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69. 甘于平凡的勇气,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70. 甘于平凡和普通,是自我接纳最重要的一步,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71.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72.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拿,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73.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了。
74.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75.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76.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77.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78.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79. 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80.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