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五十二:生嫌隙

李斯接到秦王的密书,立即对郑国交代了几件河渠急务,然后便日夜兼程赶回咸阳。傍晚时分到达北门,这时却被城门吏以“照身有疑,尚需查核”为由被带走。

这个照身制是 商鞅变法时的首创,这个照身,就是刻有人头、姓名并烙有官府印记的一方手掌大的实心竹板。如果是官吏,照身还有各式特殊烙印标明国别以及官爵高低。这个照身,就是我们现在身份证有前生。

李斯还是长二和尚摸不着头时又被蒙恬趁夜整带走了,没想的是,被带到秦王面前。秦王问李斯怎么看吕不韦的《吕氏秦秋》。

秦王问这个话看似闲聊,实则意蕴重重,直指要害。因为李斯作为荀子的学生,为何成为别家的总纂?你李斯抛弃师门之学另拜吕门,还是学无定见只要借权贵之力出人头地?《吕氏春秋》未经官府报备公然悬赏求错,轰动朝野,身为总纂,如何评判此书?

这时候的秦王和吕不韦再也不像原来刚继位时样子,经过嫪毐之乱,这些事本来就和吕不韦有关系。君臣间已经开始有了嫌隙,一个是因为这件事背后本来和吕不韦脱了干系,还因这次吕不韦编写的《吕氏春秋》和秦王以商鞅的法制理政的观念不同。

吕不韦认为在法制下还要以宽政为怀,而自秦孝公时代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是以法家治国,也就是法制,钉是钉卯是卯,所以才有了过去嬴虔被割鼻之刑。

秦王又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天子,从过去的太后、仲父(吕不韦)、假父(嫪毐)经事发印到现在亲政,可谓是有些惊心动魄,因为就在他戴冠时,还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让自己的孩子当秦王,而这也是那个只知滛乱的母亲首肯的。

加上这次《吕氏春秋》没有经过官府就公然以一字千金的方式求错,这让秦王和秦国情以何堪?所以才有了秦王问李斯一事。

照理说秦王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但这是些事多少涉及到秦王理政的理念,加之现在秦王心里本来就对吕不韦有了一些意见,不过因为过去吕不韦治国有功,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吕不韦这时多少也感觉到了秦王的变化,他也因此让自己的朋友蔡泽早些离开,本来蔡泽就有隐退的心思,蔡泽想让吕不韦一起走,吕不韦如今他不能离开,不是因为依恋权贵,而是太后嫪毐罢黜的大臣现在纷纷起用。这是山雨欲来,一场风暴就在眼前,吕不韦要防患于未然。

送走了蔡泽后,吕不韦到书房重新咀嚼了一遍《吕氏春秋》,再重读被秦人奉为圭臬的《商君书》。终有一日,有人要拿这两部书比较,直觉告诉他,这一天似乎不远了。

李斯作为吕不韦的门客,照理说,按规定门客要先拜见吕不韦,但这次被王船接走了。吕不韦愣怔了良久,然后独自一个去了林木深处。暮色时,李斯匆匆来到丞相府。吕不韦一句未问,李斯便坦然地简约叙说了这次王船的经过。末了,李斯歉意直言相劝,要吕不韦审时度势,与秦王同心协力其成大业。

吕不韦笑问,什么是同心协力?李斯说万事归法就是同心协力。吕不韦说,难道足下的意思是他法外办事?

李斯说,《吕氏春秋》关涉国是大计,不经朝会参酌而公然张挂悬赏一字师,确实不合秦法度,宽政缓刑之说,也不合秦法法国之理,文信侯(吕不韦)领政秦国,该当恪守秦法,专领国事。

这里李斯的用意很明白了,就是让吕不韦不要再执念,但吕不韦并没听。吕不韦最后说以后永不相见,李斯本想再劝,可终究还是没有说,然后默默离开了,从此这二人在这时也生出了嫌隙。

回到寝室吕不韦浑身酸软心里空荡荡的,生平第一次倒头和衣睡了一觉。醒来后,咸阳都尉嬴腾来求见。

咸阳都尉说,现在南门外连日堵塞,山东流民趁机行窃六十多起,车马拥挤,人车争道,踩踏伤人百起,为安定国人生计,请吕不韦出令,罢黜南门外东城墙《吕氏春秋》悬赏之事。吕不韦一听,顿时一股无名之火起来要,一来依法,一个都尉见丞相就是越级,咸阳治安有事,也应是咸阳令亲自前来会商请命,一个小小都尉登堂入室对他这个开府丞相行使“职司”岂不是怪事?

吕不韦明知背后牵涉甚多理当审慎,但他还是被公然蔑视他这个三朝重臣的方式激怒了,他冷冷拍案而起“南门之事,学宫所为。学宫,国命所立。都尉尽可去见学宫令,不要在这里聒噪。”

又是不欢而散,吕不韦在这之后去学宫,他简约说了咸阳都尉事,然后明确告诉门客们,不管生什么事,南门悬赏都不撤除,除非秦王下王书强令。

吕不韦现在很执拗,不知是他年龄大了还是他有些自视有功且握权的原因,不得而知。如果君臣,尤其是国君和丞相两人不和,这对于国和民众都是不利的。

秦王非常有主见,吕不韦也强势,两个要强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闹矛盾,何况是嬴政和吕不韦这两个人。

一个要以商君的法制理政,一个想要以自己的著作宽为怀,都各自有理。虽然出发点都是为国,但是理念不同,这伤及到秦国过去一直以来治国理念,所以秦王坚持不让,一个非要觉得自己的没错。两人生嫌隙在所难免。

也就是从这时,群臣二人再也没有回到过去的样子。吕不韦最后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谁是谁非都无定论,不过他们的故事却一直被流传下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