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是谁?”——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自我认知发展? 第一章 自我概念 案例:。楠楠今年六岁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她,总是想尝试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这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让我洗碗好吗?妈妈答应了。楠楠的妈妈是一位要求完美的妈妈,他再三叮嘱楠楠,不要把碗摔破了。于是,楠楠开始兴高采烈地忙活起来。他个子还不够高,够不到洗碗池,于是便搬来一把小凳子。楠楠站在小凳子上面,开始有模有样地洗洗碗来。一个、两个、三个……。啪。当洗到第四个的时候,楠楠一不小心把碗摔到了地上。妈妈在门外听到响声,猛地冲进厨房,看到地上破裂的碗,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备道:叫你不要洗,偏要洗!你看,这下把碗摔碎了吧!总是这么笨手笨脚的,你说你什么事情能做好呢?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少见,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呢?要真正了解这一点,就要从孩子的自我概念开始谈起。自我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看待自己,怎么评价自己?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同样拥有自我概念,比如,有人觉得自己是一个自信的人,有人觉得自己是自卑的人。自信和自卑是衡量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尺度。在生活中同样存在自信和自卑的孩子。那么。孩子的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自我概念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就来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自我意识。
当孩子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时,作为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按照你的意愿做事,而要经常鼓励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能够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同时,父母也可以开始让孩子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比如,让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请孩子帮忙拿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衣架上,学习浇花等,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