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母亲花,或者母亲节,如果要送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康乃馨。
众所周知,康乃馨是国外的母亲花,那中国就没有母亲花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想我华夏几千年文明,怎会没有!
中国的母亲花,名叫萱草,也叫“紫萱”。
萱草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忘忧草”,寓意忘记忧愁。古时候在吴地的书生们叫它“疗愁”。嵇康《养生论》说:“萱草忘忧”。
萱草在我国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名谖草。早在诗经中,就有对萱草的记载。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萱草翠叶萋萋,着花秀秀,焕发出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教人感到亲切和蔼,赏心悦目。古人把萱草比喻为慈母的音容,并以“萱堂”来借称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
汉武帝时期,骑都尉李陵和匈奴作战战败而降,在天汉初年出使匈奴的苏武被扣留19年,两个身处异乡的人常常书信往来。
苏武有诗云:
亲人随风散
沥滴如流星
愿得萱草枝
以解饥渴情
流离塞外的苏武和李陵,只能以萱草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一支萱草,对于远离家乡的他们来说,是思乡的寄托,是怀念亲人的使者。
南北朝以后,许多文人的诗歌,更将萱草与排除忧愁、思念母亲相连,使萱草在中国成为一种富有神奇色彩的花草。千百年来,在中国,萱草成了母爱的代表。
孟郊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王冕
今朝风日好
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
所喜无喧哗
苏轼
萱草虽微花
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
一一芳心插
朱熹
西窗萱草丛
昔日何人种
移向北堂前
诸孙时绕弄
种下萱草,希望母亲忘记忧愁,不要牵挂在外的儿女,话虽如此,忘忧哪里会那么容易?儿女行千里,母亲的惦念也会一直伴随。
我们应该忘掉烦恼,忘记忧愁,但是不应该忘记萱草,更不该忘记伟大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