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声音不记得》
观看这部电影之时是在我的英语课自习课上,百无聊赖时心想,不如看个电影吧,正好打发时间,于是我就蠢蠢欲动的行动了,走进了电影中去。
这部电影开头呈现的画质与背景,我个人感觉诙谐、漠然,同时又有玄幻和遗憾之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阳光、青春,仿佛是走进回忆聆听的世界,倾听经历过往。而开头的各种片段迁入了几个现实的画面例子,和生活一般看似平凡简单,却也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雨声中一个妇女的流泪哭泣、小孩哭声、及母亲对孩子说“爸爸去外面打工了,很快就会回来找我们的”,我当时很看了有点难过和压抑,心想“明明自己都活的这么辛苦、这么痛苦却依然坚强,把雨天的泪水留给自己、连安慰温暖的怀抱都没有,却依然故作轻松的把美好、平静表现得这么淋漓尽致。”到底是何等的伟大和坚强啊!
然而这些片段结束之际,独白出现了,男主说:“地球人什么都信,他们不惜连自己都骗”我当时想,为了快乐和美好而已,谎言慰藉治愈心灵,是一种情感寄托罢了。

我开始认真地跟着影片进度走融入到电影中去,仿佛我随时空移迁去到了那里,是一个默默的、透明的旁观者。看着女主的出现及她的情绪表现,我看到的是:“不悲不喜、快乐不一定是真心的,阳光开朗或许只是一种伪装表现,与快乐无关。防护和敏感的心很柔弱,只是以外表的阳光去更多地开朗、快乐、微笑去维持生活的假象,保护好自己的遍体鳞伤和心力交瘁。”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快乐的人,很难走进她的心里,就只是靠近、认识都会让她慌乱逃脱、患得患失。而这中男主问过她:“你不是真正的快乐,这么演不累?”她心里慌张、无措了,像一个被挖掘秘密的小孩一般,很害怕自己精心的伪装被揭露后,引起更多异样的眼光和恶意聚然的言语,那些冷嘲热讽的鄙夷目光、不屑一顾的怦辱打趣。而如她所感的,不快乐的人活着要承受正常人双倍的痛苦、辛苦,而世间匆匆忙忙、每个人都这么忙忙碌碌,喜怒哀乐是很少有人关注和关心的。真的假的谁会深究呢?

继而男主目的性地接近女主、完成自己返回另一个世界的目标,他极力搜索一切的快乐的方法、给她快乐、让她快乐。为她穿萌宠服、为她唱歌、给她雨天脱衣做伞……男主唱歌时她心里温暖热忱、发自内心的泪流满面,她很庆幸遇到这样的人、也很感谢遇到这样的人,感谢之余她说了“你的声音我记得”,他的温暖她也开始感受到了,监狱探亲崩溃之余,连天气都感受到她的悲伤、辛苦、无力,下起了大雨,他再次出现,而她的不堪、不幸再一次淋漓尽致般赤裸裸的被看见,她委屈无力、尽心经营、拼命努力的快乐、而雨中的她是那么地无助、那么地痛苦,雨水打湿她的脸庞、流露她的脆弱,而他为她脱衣做伞,他说“我不许你流泪……即使是雨天也不行”外套抵挡了雨水也遮住了悲伤,大雨冲刷不了命运的不幸、浇灌不了辛苦的愁绪,而温暖走心的爱意却怦然开始了。


在发现她不快乐原因之时,他心疼不已、惭愧不已,他自责、内疚、痛恨、惋惜……他自责自己刚开始的冷漠、惭愧自己的目的性、痛恨自己片面看到的地球人、……暴风雨来临之前依旧风平浪静,过往种种是美好真实的、甚至让人忽略了不真实的敏感和矛盾的防护,可是暴风雨降临之时,太残忍了,不仅打破平静同时撕毁了美好的面容,赤裸裸呈现的只是幻意裹沾的目的与不堪。教科书中说“善意的谎言似一粒趣味糖果,始之甘甜、味觉辛苦”但当设防若久的心门打开,却发现所谓“温暖、善意、爱意、感动”最初不过是一场目的性的交易和深情蓄意的谋略,宛若天堂坠落地狱、所以好意变味成了解后的同情、不知前的深情。是啊“鼓励变成压力、绝望代替希望、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不堪入目的真相、后知后觉的爱意,到头来不过是目的性的救赎和自责惭愧的谴责,即使最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去挽回、表达真心与爱意,但迟来的深情确实比草都轻贱、原本目的出现就定下了背叛、虚伪的假面。本就自卑、敏感的心再一次受伤,希望再一次推之远方、个体再一次沉入无尽黑暗也不在会期待光明。崩溃的瞬间只因触动心弦。
如《最爱你的那十年》中说:“比爱更强大的是记忆和身体不受控制的本能。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无论经历了怎么的悲喜交加,但你在电火石光的时刻,想起的一定是温暖、爱意、感动、及不需掩饰的那些瞬间。
我只是局外人不是电影中的当事者,所以我会描述得轻描淡写仿佛没爱过,我还是现实人及我们都是现实人,我们不相信人会一瞬间爱上并为之付出生命及一切,我们的现实和生活,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但“爱”会占据人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