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流转,白驹过隙。
想来1月14号那天,我凌晨下了返乡的火车,心中感慨万千,怀揣着在校时对寒假的种种安排,可谓是踌躇满志!
练字,学吉他,刷四级卷子,锻炼,早睡早起,观看那些日子里错过的电影和电视剧。然而,迄今为止,除了最后一项日日践行,其余皆未落实。
也十天了,假期勉强算是过去四分之一,今日放下手机,写下这篇随笔,也是想要自救一番。
其实,这几天里的种种荒唐堕落,倒不是说后悔,毕竟“后悔是最残酷的炼狱”,不管玩也好,学也罢,都是在本人意志支配下做出来的行为,只是有些惋惜,光阴流的快了些。
近日追的剧呢,也确实深得我心,看完后,久久难忘,于是到短视频平台继续寻找余韵。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们太了解观众的喜好了!比如,这两天和我妈一起追的《庆余年》,据了解,原著十分出彩,但电视剧的改编和演员们的演绎让我不止一次地惊叹,秒啊!老戏骨的一个眼神,一个难以觉察的微表情,都让观众捕捉到了原著以细腻文字刻画的细节。加之情节迷离起伏,真是让人很难不爱!
除此之外,刷无聊视频时,偶然迸发了一些小思考,但由于没能及时记录,现在忘了大半。今天倒是又有了新收获。大概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低龄化,变相地逃避成人的责任,也有教师身份的说他发现他的学生们阅读能力与之前的学生差了一大截不止,现在长时间的深阅读已经很少,公交地铁,人人低头族,而尤其是大学教育,又尤其需要长时间的深阅读。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和周围的同龄人,每天网络前线冲浪,看似懂的很多,但那都是耐不住延迟满足无根之萍啊,付出的确实不会回头的光阴。
上述段落观点性言论皆是笔者搬运,或有记不清出错的字词,但大概如此,当今网络世界,求生欲拉满!!
接下来呢,就是本人的一些思考啦。
哦,想起来了。一开始忘的和今日想的是同一事。前几天刷视频看评论,不免看到较长的言论,或言简意赅亮点较多的评论。初看时,觉得有道理,热评一致也就罢了,当争论出现时,想要于混杂中听见最清亮的声音就很困难了,也就很容易被带节奏,成为键盘侠手下的棋子了。我并不想看到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又难以尽数避免,于是常觉自己读书太少,见识太浅薄,眼界太狭窄,虽读过高中政治课本里的哲学,却很难真的时时做到辩证,也就缺乏了独立深刻的思考,久而久之,便泯于众人,甚至低于众人。
相比“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更喜欢“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到这儿,又浅薄起来。因为我总觉得颜如玉比黄金屋听起来好听一点,虽然并不知两者具体含义及区别,但总归都是倡导读书的,读好书。
在学校里,几乎每个老师都曾说过希望我们“广借文”“多读书”“读好书”,又让我再次意识到读书的意义。手执书卷,体味世界与人生。有学术,有闲谈,有杂文,有事纪,而不全是网文。我想,书读多了,见识慢慢也就会有所开拓,思考也会更日常更深入,遇事也会更从容。若再努力有幸些,自会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才气风流。感觉很中二的样子,但在我看来,就是有一种迷之魅力。
今日有感随笔结束,潦草结尾。时2022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