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平台书应该会满减打折,清下已满的购物车,下一次等双十一了。
不想去书店,因为每次去了,心就会痛——那么多知识,我却都没读过!怎么浪费了那么多原本可以读书的时光,眨眼已中年!
翻开书,世界好大,知道的太少。
日子匆匆,上班路上、等餐时、品茶约咖时、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时空不能阻隔,随手打开书的渴望。
《四时读书乐•春》元·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书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心境和人生。我是谁,我想变成谁?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
《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妆容带来自信,悦读改变容颜。读书,让自己更美好。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有人说,用“有用无用”来界定读书的意义,是浅薄的,读书的意义在于“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功利性阅读改变命运,趣味性阅读丰富人生。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赫尔曼·黑塞
不读书只能活一次,读书可以经历千种人生,移步换景,跟着作者去旅行。
《励学篇》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杨绛先生说:“你痛苦的根源在于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读书,让人拥有来自生活的智慧,唤起心底的善意,屏蔽无谓的苦痛,珍惜眼前的幸福,绘制明天的烂漫。
《观书》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书中乾坤大,笔底天地阔。
孤独时阅读,春风拂面。寂寞时阅读,沐浴阳光。在独处的角落,享一片广阔天地。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视线三五米,文字千万里。读书,是一场场穿越地理时光的精神之旅。
人生幸福是读书和旅行。读书养心,精神世界饱满。旅行怡情,探索一草一木。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检验巨著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只愿读一遍,还是想多读几遍。
《读书》宋·陆九渊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启功先生说,阅读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博观约取,始终带着思考、理智地、有选择地去读书,“饮余有兴徐添酒,读日无多慎买书”,应了孔子古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随园诗话•补遗》清·袁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不觉已春深。
《移居二首·其一》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读书,涤尽繁茂浮华的功利,淬炼宠辱不惊的胸怀,沉淀了我们生命的底色。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儿子说他读书不敢沉迷,怕用力过猛,加重了天生的专家气质,哈哈哈哈
悦读,飨一日三餐,像呼吸一样自如,时间的画卷,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