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58天,今天的写作灵感来源于宝儿21天早起自律读书会安京老师分享的《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感悟。
早上5点半准时醒来,先打开手机微信社群,把重要的且未回复的消息处理一下。
然后给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发去私信,提醒大家别忘了打卡,紧接着开始到读书会后台翻看大家的笔记。
当看到安京老师分享的《少有人走的路》的时候,被里面的这个小故事吸引到了,书中是这样写到的: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专家来就诊,希望我纠正她总是拖延工作的坏习惯。第一个月,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看法,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父母的情况。
接着,我们又讨论了她对工作与成就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对她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
后来,我们还谈到她与丈夫和同事的竞争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给她带来的恐惧感。尽管我们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的心理分析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
直到有一天,我们闯入了一个显而易见、却一直被忽略的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 ”我问她。
她回答说喜欢。“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我接着问。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 ”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笨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
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在剩下的六个小时里,面对那些棘手的差事,她总是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了下来。
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那些棘手的差事,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了。
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给她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
她完全同意我的看法,并坚决照此执行。由于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和安京老师一样,从这个小故事中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从小的时候开始也是有这种习惯把好的、美味的留到后面再享用。
比如有一筐苹果,里面有大的、小的、长得有斑点的,我们总是会先把小的、有斑点的吃掉,剩下那种又大又圆又红的,慢慢享用。
比如,吃饭的时候,总是把不喜欢吃的先吃掉,然后剩下喜欢的美味地食材,再开始慢慢咀嚼,那种幸福感真的又珍贵又难忘。
再比如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中,每天到公司会先列下来最重要的几件事情,然后利用上午高效的一个小时来处理工作。
剩余的时间就处理一些不太耗费精力和体力的工作,也正如故事中说的一样,先度过这1个小时的痛苦,把难做的事情处理完,剩下的7个小时都是幸福的。
我不是先享受,然后再为难自己的做法,而是选择延迟满足,先把难做的事情解决完,剩余的事情轻松就可以搞定了。
如果是你,也会选择和我一样的延迟满足么?欢迎大家私信互动讨论,精彩互动者将有机会获得惊喜哦!
我是宝儿,一个正走在写作路上的正能量职场宝妈,欢迎同频的小伙伴靠近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在郑州向你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