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迷茫,放纵,彷徨,有的人却莫名有一股力量,把心掏出来缝缝补补。――题记
自幼听闻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乃明第一流人物,然家训所提: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从此志当存高远,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年少的我们生长在农村家庭,这一代人没有太多的玩具,没有手机,唯一的乐趣就是来自山林和田野,掏鸟窝,钓鱼,放风筝…教育落后的乡村,偶然从课堂语文老师口中悉知王阳明,作为孩子的我们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中,深深烙下了印:立志。随之以后,大伙纷纷产生了想法,当老师,当医生,从军,科学家,企业家,兄弟闺蜜永远在一起等。
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随时都有可能分道扬镳,十四岁那年,上了中学,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虽然说让很多贫苦家庭孩子放心上学,也让很多年轻人在叛逆期产生错误的思维观,无心向学,既而早早离开教堂,奔向社会,这是第一次分离。
那时并没有感觉到不解,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接着十七岁的高中,二十岁的大学,越来越发现,身边的朋友更换了一轮又一轮,而与曾经同窗也已经是咫尺天涯。沉思的我们可能在想:是什么让友情变了质?最终的答案是,思想,价值观。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年大家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判若两人,不禁令人费解!且来说一部分人极早步入社会,无所志向,沦为打工阶级,社会风起云涌,新兴行业代替旧行业,一代新人换旧人,频繁跳槽,并无所获,更有甚者无房无车,尚未嫁娶;有志向者占其少数,大浪淘沙,虽有所成就,或公司白领,或经营小公司,终不适足于当下,经不起经济浪潮冲击扫地出门。另一部分成为所谓天子骄子,以为人生从此走阳关大道,步入社会才知赚钱之艰辛;志向远大者,十年磨一剑,苦思上进,终成大气,然不到万分之一……还有来自职业的差异,各有不同。所以,思想与价值观必然无法统一。所以,不是友情变了质,是无法同频交流,无法志同道合了,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