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盐”色变?下饭菜如何吃得健康

腌菜,味道可口,更是喝粥、泡面、拌饭等美食的最佳下饭搭配。

当然了,好吃是真的好吃,但俗话说,“菜红是非多”。近些年,腌菜也逐渐被贴上了高盐、致癌的标签。不少人也发出疑问:常吃腌菜真的会致癌?腌菜还能不能吃了?

今天就腌菜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刨根问底。


1、吃腌菜真的会致癌?

根据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腌制蔬菜属于2B类致癌物。

2B类致癌物的具体定义是:“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也就是说,腌菜致癌的证据并不充分。

此外,腌菜种类繁多,不同地域间腌菜的做法也各有不同,比如腌制时间、原料、配料差异等。

因此,很难笼统的说,吃腌菜一定会致癌,但食用不合格或制作不当的腌菜确实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不当腌制

2、所有的腌菜都有亚硝酸盐,不能吃?

众所周知,腌菜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允许范围内摄入不会损害健康。

但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在胃内同蛋白质分解产物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胺却是强致癌物,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同时,过量摄入腌菜也会因高盐饮食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那是不是所有的腌菜我们就都不能吃的呢?

首先,不同种类腌菜的制作工艺有很大差别。

并非所有的腌菜在腌制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大量的盐,比如“肥姑盐菜”采用的是低温低盐纯乳酸菌发酵的工艺,腌出来的盐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很低,可以说几乎没有。

亚硝酸盐接近于零

此外,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同腌制时间也有关。

一般腌制2-3周后亚硝酸盐含量就会逐渐下降,所以,短期腌制蔬菜往往因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而不宜食用。网红款自制一夜便泡菜,恰恰是最危险的,其发酵时间及工艺的不足,导致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超标。

而“肥姑盐菜”经39道工序、102个环节、3次发酵、5次取菜发酵时间长达90天,标准化生产流程,层层质检把关,这样的腌菜才是我们能够放心食用的

局部工艺流程图

肥姑食品的制药级绿色工厂,长期供应航空、高校后勤、大型餐饮连锁,健康安全有保障。

3、“咸出大问题”

相比亚硝酸盐,腌菜更容易带来的健康问题其实是“咸”。在制作过程中放大量盐腌制的菜其中钠盐含量超标,增加肾脏负担,有引发高血压的风险。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日盐分的摄入量为6g,其中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3g,普通腌菜每100g中钠的含量在1300~1400mg,稍不注意一顿下饭菜的钠摄入就超过人体1天的总需求量。

而“肥姑盐菜”的含盐量只有他普通腌菜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可不是我说的哦~真实权威的官方检测数据就在下面啦!

低温发酵无需脱盐

4、腌菜如何吃的健康?

实际上,腌菜仍然保留了蔬菜的部分营养成分,比如一些植物蛋白、钙、镁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所以呀,腌菜也是可以吃的很健康的哦~

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选购时认准生产厂家的质量安全QS标志。

其次是制作环节少盐甚至是无盐,发酵存储周期长,散装或家庭自制腌菜质量难以保证,一般不建议购买。

散装腌菜

再有一个小妙招就是去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有柠檬黄和柠檬酸的,一定不要买,这种化学物质一般是为了让产品的颜色看起来更好看而添加进食品里的添加剂。

如果配料表上没有写明,那还有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教你鉴别是否有添加剂,只需要准备一碗清水,将产品往水里一放,添加过柠檬黄或者柠檬酸的你会看到在水的表面浮起了一层黄色的油。

表面一层黄色浮油

是不是简单又实用,你学会了吗?

既然都说到这里了,我怎么能自己一个人独享健康又美味的腌菜呢,好东西必需要和大家分享。

贵州晴隆的“肥姑盐菜”真正做到了低盐低脂,几乎无亚硝酸盐,传统乳酸菌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达90天,选用的”晴隆大叶青菜“鲜嫩多汁、粗纤维多、蛋白质含量高,是真正健康的下饭菜。

肥姑盐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