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1 四百二十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语音整理
从内容上来看,本章也是在谈“礼”,但是这个“礼”不是理论上的空谈,而是具体到实践中,首先要诚敬地付出,然后再谦虚地得到,这就是“礼”。也就是说,对待付出与收获,要先做事,有了付出,再说收获。
我们来看文本。“事君”,这个“君”未必就是仅仅指天子、诸侯或者卿大夫,放到今天来说,凡是上级领导都可以称为“君”。
怎么对待上级或者领导呢?“敬其事而后其食”。所谓“敬其事”,就是说忠于职守,认真做事。“食”就是代表俸禄。“后其食”,就是说要把对于俸禄的追求放在后面。这样我们就把本章理解成在对待上级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先认真做事,把领取报酬放在后面。
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简单理解成:先把活干好,再说拿钱的事?显然,这样理解就有点庸俗了。不是干事和拿钱的先后问题,而是你把心思放在哪?哪个是你关注的重点?朱熹对此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禄之心。”就是说,做官要忠于职守,对上级领导要进忠言,这里要敬的是职责。目的不在于挣钱,但是挣钱重要不重要呢?当然也重要,但是心思应该放到做事上,而不是把重点放到挣钱上。
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先把活儿干好,再说拿钱的事,这个活儿你肯定是先干了,但是拿钱的心却是放在干活之前,这样的话呢,你敬的就不是事,而是钱,或者是敬的是给钱的人。
我们把孔老师的这个要求放到今天,事实上很难有人做到。有人就直言不讳地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当然这样理解是没问题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压力。但是究其实,“敬其事而后其食”,孔老师想要表达的就是先不要去考虑俸禄有多少,而是先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在干活之前直接先谈钱,往往被人认为是一种直率的表现。但是事实上呢,这种做法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你的收入和贡献不相匹配,对于一个员工来讲这是常态,很可能就是你的贡献值在不断上升,但是你的收入的增长肯定相对滞后。如果因为收入滞后性,就放弃继续提升自己多做贡献,那最后受损失的恐怕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