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换脑 (2008-07-16 11:30:22)

在技术与设计(1)中,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第一步是发现与明确问题,而在发现问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的提出各种想法,然后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第二步制定设计方案时,我引用了电影《偷天换日》里的故事情节,来启发学生。

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一栋水上建筑的三楼,一些人手持枪弹,守卫一大箱金条。学生们正听得津津有味,我的话锋一转,说道,“如果你是小偷,怎样能在荷枪实弹的守卫眼皮下偷走金条?”

同学们的兴趣被我激发了出来,在下面小声议论着,并且有位同学着急的举起了手,我请了这同学起来回答,但是答案却是落入俗套,他说用火力直接攻进去,我摇头的同时下面的很多同学也在摇头。我说,“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冒险。往往两败俱伤。其实,小偷在作案时制定了周密的作案计划,然后才能顺利得逞。最重要的是怎样制定好的方案。”我接着鼓励同学们再想一想,但是回答我的却是一片沉默,其实很多同学知道直接攻进的方法不好但是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长期的学习书本上给的知识,让他们几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来我只能往下讲情节了。

我说想不想知道电影里的小偷是怎样不费吹灰之力得逞的,“想…….!”学生们的回答干净而洪亮,“首先这帮小偷,利用网络软件,将藏有金条的屋子的地理位置弄清楚,同时金条所在的的位置也非常的准确。然后,一个人来到二楼,在网络高手的指导下,把炸弹装在金条正下方的天花板上。”这时教室里响起了议论的声音,有些同学吃惊的笑了起来,我猜他们大概是对炸天花板的情节感到吃惊,同时也猜到了我接下来要说什么,于是,我示意那位同学接着我的往下说。他说,“然后小偷乘人不备将金条搬运走,”“但是金条掉到了二楼?而且金条很多很沉,搬运起来很费劲。”我问道。“是啊三楼的下来就把他消灭了”有的同学在下面小声起哄的说。我微笑的鼓励他接着往下设计更好的方案,他却很不好意思的挠头,我示意他坐下。继续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同学们,终于有个同学举手回答问题了,“在二楼的地板下,金条下方,再安装上炸药,然后下面有船接应。”他说的有点急促,语无伦次。但是我听懂了。我带头给了他鼓励的掌声,其他的同学也羡慕的看着他。虽然这一步与第一步有些雷同,但是能让这些发散思维已经快丧失了的高二学生说出来,就很不错了。

同学们都喘了口粗气,好像刚才我们一起把金条偷了出来,有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但是,”我接着说“等三楼的守卫反应过来到窗前一看,一辆摩托艇从楼下的水域冲了出去。”“追到了吗”学生们着急的问道。“追到了”“啊。。。。”学生们一脸失望的表情。“可见如果到这就完,我想这部影片也不能叫偷天换日了。”“啊。。。。。”学生们瞪着眼睛,望着我,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笑着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接着又是一阵讨论声,我听到了有的学生说,“声东击西”“对了,其实,金条掉进了水里,就在警察费尽周折的在水上巡逻的时候,水下的人早已经把保险箱的密码打开,金条已经运走了。”“哦。。。。。”同学们长嘘一口气。

接着我说“一个好的方案的制定,必须经过收集大量的信息,对设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分析透彻,然后大胆的构思出各种方案,最后才能把好的方案筛选出来。”接着我又把制定这几方案的每一步强调了一下。下课的时间就快到了。我总结了一下说“我讲的这个案例,说的虽然是小偷偷东西的方案,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犯罪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警察具备更全面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科技,才能侦破案件。所以,想要当警察的同学们,不能想只要身体素能好,多锻炼身体就能成为好警察。布置一道作业,针对电影里的情节,如果你是守卫金条的警察,案发后,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这节课就这样上完了,虽然内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但是我想我这节课教给了他们迈出了怎样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少走弯路解决好问题的第一步。

如果我给这节课起名,就叫偷天换脑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