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是《纽约时报》摘录的Facebook现任CEO桑德伯格一本新书《B选项》内容,文章名字为<怎样在哪怕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培养抗打击的孩子>(How to bulid resilient kids,even after a loss)。
桑德伯格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以下三个办法:
1. 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很重要。让别人能注意到你,关心你,依靠你。
文中举了一个她朋友的孩子遭到校园欺凌的事例。这小孩做的机器人被其他几个专门针对他的小孩毁掉了,还特意告诉他:我们打坏你的机器人就是因为你一文不值!从这之后,这小孩就开始抑郁,不跟人交往了,每天用外套包裹自己坐在最后一排。
文章强调这个时候大人必须得干预。
最后还是这小孩的老师,每周以固定时间陪伴他,才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慢慢好转起来。
这个例子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对于我的小学学习生涯,我印象里我基本没怎么在数学课上举过手,发过言。甚至每次看到老师要抽人起来回答问题,我都会拿着小手假装自己在揉眼睛。起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数学老师很凶,曾因为上课吃东西被罚站,从那后我心里就很怕上课被数学老师叫起来。现在想来觉得很是好笑,每次要回答问题就揉眼睛,还以为老师会不知道。
但是在之后的英语课却不同,记得当时老师抽了三个小伙伴在黑板上听写英语字母,当老师点评到我时,我发错了音,有好些同学在笑。我瞬间羞红了脸,低下了头。但这时,英语老师却狠狠大声批评他们,拿着板尺指着我写的字母B是写的最好的,同时表扬我每次的作业也写的非常工整。那一刻我心里本来被嘲笑而羞红了的脸,渐渐恢复了常态,低下的头也慢慢抬了起来,对这些小伙伴的笑声不再放心上,之后也是很自然的状态和他们玩耍着,不闪躲也不孤傲。
2. 给孩子们陪伴;
正如文章中的例子,那个遭到校园欺凌的孩子,最后是在老师每周固定时间的陪伴下,他和老师交了朋友,让自己封闭的心灵打开。在我们国家有个特殊的词语,留守儿童。尤其是快到节假日时,如春节,电视里都会采访到那些较偏远的地方的小孩,问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一双澄净无暇的黑色眸子里闪烁着些泪花,他们只想要自己的父母回来.能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对他们来说父母就是最好礼物。而文章指出陪伴着孩子,也是让孩子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这个世界还有人关心着他。
3. 跟孩子分享记忆,回顾家族历史----特别是艰难的历史。
这使小孩能建立一个认同感,让他心中意识到有些东西比自己更重要,拥有着长远眼光,目光不局限于自己眼前的困难。
其实,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方法,也能反过来适用于对待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逐渐长大,羽翼渐渐丰满时,我们不会再如同以往,时刻需要父母的陪伴。
当父母又开启唠叨模式时,我们会很习惯的说:“哎,我知道了,我晓得了。”
于是,我们继续笑着看着视频,或者继续与伙伴的愉快的聊着天,却忽略了那个熟悉的人儿,转过身叹息中慢慢走开。
当我们理所当然的熟悉了我们的成长时,也许他们还没有适应过来,也许他们在工作中也有着烦恼……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也能让他们感到,他们依然在我们心中很重要,依然有我们去关心他们,依然有我们需要他们,我想这对我们与父母的之间的链接会更加牢固。
在日常中我们还是能陪伴他们,与他们分享着自己平日里的生活细节,我想我们的父母一定也会欣慰,因为他们一定会感觉到他们的孩子,依然是无保留的相信着他们,他们依然是最重要的人。
于是,在这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在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在这里总能得到抚慰,让彼此都有着更强大的后盾去抵抗外在压力。
抗压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小孩和大人共同需要的。彼此的共同重视对方,彼此的相互陪伴,彼此一起分享属于他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