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老师的书单

必须说明,专题书单的形成不像我底下写得这样清晰,好像先有这么一张现成的书单,我不过是按图索骥、亦步亦趋罢了。真实的情况是,根本没有书单,也不知何书可精读、何书可略读,甚至也不清楚这些书究竟能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一切都是从混沌开始,当秩序显露端倪时又陷入混沌,混沌之后则有更明晰的秩序呈现出来,回环往复,螺旋上升。

下面说说我在2016年的这张专题书单。

缘起:一门课程

2016年初,我离开小学,受聘于杭州师范大学,任小教系教授。下半年起,系里让我主讲一门课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没有现成的教材,有几本相关的书籍,有的太陈旧,有的缺乏体系,有的与小学语文不接地气,最终,我决定耗点时间和精力,自己写。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专业基本功。但现在的语文教师,大多没有经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有的教师以教参分析代替自己的文本解读;有的教师通过搜罗网上的相关解读,然后不加选择和鉴别的照单全收;有的教师虽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但苦于无从下手;有的教师将文本解读等同于文学批评,缺乏课程论教学论的审视;也有的教师对文本存在过度解读现象,以教师自身的解读掩盖学生的可能解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人说,小学课文学生基本能自己看懂。那么,教师教什么呢?学生能看懂的,就不需要教师讲,这是对的。但问题也恰恰就在这里,其一,学生自以为懂的,是不是真的懂了?其二,阅读能力的提升,恰恰要放在于无疑处(学生自以为读懂处)见出疑问来。事实上,学生读懂的往往是文本的内容,且这内容往往又是最表层的。深层的内涵、内容背后的形式,学生往往一概不知。而教学需要真正着力的地方就在这里。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设计,也影响着语文教学实施和评价。文本解读一旦出错,整个语文教学链(文本解读—学情分析——目标设定——内容选择——过程设计——课堂实施——教学反馈)就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现象,各项环节接连出错,且错误被不断放大,最终错得一塌糊涂。

这样说来,我耗点时间和精力,完全值得!

视野:四类书目

要写,就得大量阅读。好在我自己对文本解读的关注和研究已有近十年工夫,买过读过一批书,写过几篇文章。现在咨询又发达,上当当网、亚马逊网搜索,还能找到一些相关论著,在课程编写和教学过程中,我又陆陆续续地买了读了一些新书,于是旧书新书堆在一起,就有了现在的这张专题书单。书单中的书,若是按文本解读的理论和实践这个标准分一分,大体上是如下四类:

第一类,直接解读名作名篇的书,计8种: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贾植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名作细读》,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名作导读》,《语文学习》编辑部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孙绍振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闫学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

第二类,文本解读理论的书,计6种:

《品味文学》,盛海耕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文学批评原理》,张利群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 沃伦著,刘象愚等 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新批评》,[美]约翰·克罗·兰色姆著,王腊宝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王先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学批评与文体》,蒋原伦、潘凯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类,语文教学解读理论的书,计6种:

《语文课读解学》,蒋成瑀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语文教学解释学》,曹明海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赖瑞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赵希斌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版。

《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詹丹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荣维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四类,部分涉及文本解读的书,计3种。

《语文:表现与存在》,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童庆炳文集(第四卷)》,童庆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书单上的书,四分之三是旧书,四分之一是新买的。

厘定:三种读法

这些书,全部通读似不可能,也无必要。先读哪本后读哪本、哪些精读哪些略读,这在当时都不确定。但在课程编写和教学的过程中,混沌开始生出一种秩序来,以致最后我才幡然醒悟,其实有些书可以不读、有些书还读得很不够。但阅读史一旦形成,就成了铁的事实,再无重来的可能。又转念一想,这样一个混沌的秩序,究非个人意识所能全部掌控,冥冥中似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引领这一秩序。于是,所有的误读、正读、顺读、倒读、熟读、生读都自有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在。因此,重要的还不是自己的这段阅读史,而是自己对这段阅读史的解释。

梳理这段阅读史,事实上对不同的书我采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其中:

略读为主的书有:《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名作导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新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品味文学》,《文学批评与文体》,《语文教学解释学》,《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语文课读解学》,《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童庆炳文集(第四卷)》,《语文:表现与存在》。

精读为主的书有:《名作重读》(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陈思和),《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王先霈),《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荣维东)。

研读为主的书是孙绍振的《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

研读比精读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更精细、更多思考性和批判性。

想当初,我总觉得要编好这门课程,阅读视野愈开阔愈有益,占有的文献书籍愈丰富愈有底,现在回头看,认真阅读一个人,可能远胜过从孟子到胡塞尔、从考据学到新批评的一路走马观花,尽管博览也没有多少坏处。

贯通:一个核心

其实,从精读和研读的书目中,读者诸君已然知晓我说的“一个人”——孙绍振先生。我想,对于所有在文本解读领域认真治学的教师,都会对孙先生的洞明和睿智充满感激和敬意。我们当然无需研读八卷版的《孙绍振文集》,以我现在的识见,认真研读他的《名作细读》和《月迷津渡》,足矣!

孙先生对自己的《名作细读》颇为得意,读完全书,你不得不承认这得意是当得起的。近百篇文本的微观分析,一如破译“达芬奇密码”,可谓“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刘勰 语)。更令人叹服的是,所有个案解读皆为“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方法论上的“还原比较”。我甚至建议,未读此书者,不妨先读它的第二章第二节——《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这相当于为文本解读搭建一个脚手架,否则就容易掉进“把人家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孙绍振 语)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月迷津渡》是孙先生继《名作细读》之后的又一力作。此书集中解读中国古典诗词,貌似范围缩小了,实则解读理念更明晰、解读功夫更娴熟、解读境界更超逸,“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王畿语)。此书的自序之二《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实乃全书之枢纽、通篇之文心。贯通其间的,依然是“还原比较”这一方法论。所不同的是,此文首次鲜明地阐释了这一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即“创作论”。按孙先生的观点,只有将文本还原至创作的历史语境中,才能深得其意义三昧。他甚至这样断言:“百年来,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文本解读长期无效,其理论根源乃在文艺理论中缺乏创作论”,可谓入木三分。

现在看来,文本解读必须实现方向和方法的统一,而“还原比较”作为解读哲学层面上的方法论,既指明了方向——回归文本创作的历史语境,也指点了方法——在还原比较中揭示文本隐含的矛盾、在矛盾分析中阐释文本隐秘的价值。我想,“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熔铸:十大策略

对我来说,课程编写和课堂实施的过程,就是专题阅读从博观迈向约取、从厚积迈向薄发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混乱、混杂和混沌,但秩序仿佛早已隐含其中,似乎以某种自己无法意识到的力量在逐步呈现、澄明。最终,我将自己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确定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阐释文本解读的一种策略,辅之以文本的微观分析个案,这十大策略是:

第一,还原比较,文本解读的核心策略;

第二,契合文体,类型解读的多元有界;

第三,结构分析,解读形式背后的意义;

第四,擦亮语言,文本解读的本体视域;

第五,观照语境,在关系和场域中解读;

第六,同中辨异,解读文本的“这一个”;

第七,知人论世,解读作者的隐秘意图;

第八,文化自觉,文本解读的精神返乡;

第九,潜入思维,解读文本的深层逻辑;

第十,回归课程,文本解读的五方会谈。

专题可以重做,书单可以复制,但融入自己生命的阅读史是独一无二的。陈平原主张:“每个从事文学研究的好的学者,都‘应该在心中或口头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我以为,好坏不妨“悬置”,每个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应该有一部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文本解读史,它的全部意义乃在重新发现并确证一个精神世界的新自我。

文本解读首先关乎的是教师自身作为一种专业人格的存在。套用一句哲语,“我读故我在”。也因此,文本解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教师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我以为,文本解读,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域的一种砥砺和修炼。通过文本解读,教师的精神触角将会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诗意。

那么,教师如何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呢?我的感受和体会是:第一,你用多少自信、多少毅力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你就有多少自信、多少毅力实现自己的文本解读。第二,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第三,你有多种姿态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第四,解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解读自己。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解读,而读书无疑是提升自身素养和境界的有效途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