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读初中时,我离开了自己的家。
妈妈以我还小不能单独住校为由,让我住进了小镇上的亲戚家,开始了我长达三年的寄人篱下的生活。
我在这里,自卑且怯懦,走完了我叛逆的青春期。
小镇上有宽敞的大马路,来来往往的行人,林林总总的店铺,会泛着奶油甜甜的香气和花朵的芬芳。我穿行过这美丽的一切,来到我的新校园,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我曾经这样美好的期待过。
“不可以带朋友回家玩。”
“放学后立刻回家,不许出去乱晃。”
还没开学,还没认识到新的朋友,妈妈刚把我送到亲戚家,我就受到了这样的告诫。看着面目严肃而又陌生的亲戚,我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害怕,可怜兮兮地看着妈妈,希望她能把我带走。
然而这并不可能,我的家离学校太远,只能在亲戚家住着。
妈妈走后,亲戚把我带到了粗略打扫过的空房间,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角落里还有一面落满了灰尘的大镜子。
我放下我的行李,看着陌生的一切,就这么开始了我寄人篱下的三年生活。
入学以后,虽然认识了新的同学,但我谨记亲戚的告诫,从来没有邀请她们去家里玩,放学后也一个人早早回家,没有听她们的邀请去四处逛逛,所以,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总是淡淡的,点头之交而已,算不得知心。
其实,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能一起挽着手亲亲密密地蹦哒着一起上学放学的小伙伴,不像我,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低着头走。
久而久之的,我越来越融不进去,做什么事都成了自己一个人。无论是去吃饭,还是去小卖部,还是去上厕所,我都是一个人,即便有团体类的活动,我也是独自缩在角落。
我期待的美好青春,似乎变成了我一个人盛大的孤独。
回到亲戚家里,我写完作业,好想去看看电视。
可是突然又想起,“你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许看电视了。”
亲戚冷漠的话语冷冰冰地回响在我的脑海。
我压住内心的烦躁,躺在床上,用被子蒙过了头。
半梦半醒间,我被一阵激烈的争吵惊醒,辱骂的话语钻进我的脑海,间杂还有摔碎的酒瓶声,是亲戚和她的丈夫在争吵。我头痛欲裂,死死裹住了被子,希望那些声音可以消失。
不知过了多久,争吵终于停止。我翻开被子,没有开灯的房间一片漆黑,我想要看见一点光亮,于是拉开窗帘望向窗外,可是窗外也是暗黑如墨,原来已经是深夜了。
我仿佛听见自己的心在争吵过后更显寂静的暗夜里砰砰跳动,我仿佛听见自己的呼吸越发急促。这样的事,三天两头便来一回,每次发生,我都躲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不敢出声。
是啊,我不过是一个胆小怯懦的我。
我有向妈妈求助过,不止一次。
“我好害怕,我好难过。”
“我住得一点也不开心,我可不可以住校。”
可是这样的话语被妈妈当作了小孩子的抱怨话,不值一提。
“你还小,不能住校,没人管你不行。”
心中的裂缝在不停扩大,我变得越来越绝望,性格也越发孤僻。
我在亲戚家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反而日日被恐惧和绝望折磨。妈妈离我那么远,也不能体会我。在学校,我也没有一个好朋友。
“她好冷漠,好怪,不跟人说话。”有时候,我会听见同学在背后这样悄悄地说。
漫长的孤独磨尽了我想接近她们的心,我离一切都变得越来越远。
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把玩着削美术铅笔的小刀,魔怔了一般,把刀刃放在了自己的右手腕上。那是一个炽热的夏天,有着蓝蓝的天空和软软的白云,我穿着白色的短袖,冰凉的刀刃毫无阻隔倚偎一般的躺在了我的右手腕,那抹冰凉穿过我的肌肤直达内心,让我麻木已久的心灵在盛夏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意,我突然惊醒,扔掉小刀,泪流满面。
在那个盛满了悲伤情绪的盛夏,我放肆地大哭起来,无声无息地流掉了我所有的委屈和悲伤。
我惧怕死亡,生命多么宝贵,而我,曾经是有那么多美好的期待的啊。
我慢慢学习保护自己。
我努力学习,刻意去忽视周围的环境。三年来,即便我没有交上好朋友,即便我没有一心好好学习,即便我依旧胆小怯懦自卑自轻,可我仍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终于熬过了这三年。
虽然我的成绩并不优秀,但在我的努力下,我还是以底线分数幸运地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那所高中在更远的地方,离我家远,离冷冰冰的亲戚家更远。
我终于得以离开。
我知道,有时候,人生会碰到许多艰难的事,让人觉得再也走不下去。可是,只要朝前走,只要还在走,就一定会有所改变,改变会带来新的希望。
这三年对我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许会跟随我一辈子,我扭曲怯懦的性格也许会很难改变。但我相信,只要我还在朝前走,我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光亮。
“即便倒下,我也会爬起来,去往我一心期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