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镇上参加妹妹家的第一轮宴请酒席,从妹妹家步行去酒店时,路上看到一家鲜肉店国庆期间有大酬宾活动,昨天早起就让那人待着父亲去买肉。
两人回来后,直呼谁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了,肉店那生意,三个大小伙子根本忙不过来,外面的队排了几十米,拿了钱还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肉,真是罕见。
我和那人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了,那人在小镇买过几次肉,回来后直摇头,他说小镇的肉又贵,又少,没有挑选的余地。完全是卖方市场,买个肉,店家根本不管你要什么,而是按照他自己的方便往外卖肉。那人嫌到镇上卖不到自己心仪的肉,后来的几次只要一说要回村,他就会提前在城里买好肉。对于他这个无肉不欢的人,买肉几乎是生活中最大的事。
现在镇上开了这家鲜肉店,风格完全不同之前的肉店,肉贩。和城里卖肉的几乎完全一样,你要那块他就给你剁那块,加上价格也公道,每天生意兴隆,开业不久,镇上的其他肉店就已经被他挤的门前只剩鞍马稀的情景了。
昨天经过那人和父亲亲测,这家新开不久的肉店果然做的亲民活泛。他们回来后,我们三个人坐在沙发上讨论了半天肉店的经营攻略。
最后父亲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说:任何时候有难做的生意,也有赚钱的生意人,就看你自己怎么做了。
下午我和那人被妹妹叫去收拾新房,对于这件事我是有微言的。之前妹妹一直说新房的事,有年轻人操心,她就不管了。结果昨天父亲和那人去镇上买肉,去妹妹家放车时,妹妹一脸不开心,原来是因为孩子们回来后嫌没有布置好新房,抱怨了她。
为了儿子结婚这事,妹妹从过完年后就忙前忙后,就一个布置新房的事情被儿子女儿的抱怨,父亲听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那人精明的及时提出下午我们两去帮忙布置新房。
我深知不是妹妹拖沓这点活,而是儿子媳妇买来的布置新房的东西,让没有一点文艺细胞的妹妹摸不着头脑,她就本能的认为孩子们来了,叫几个年轻人布置。谁知人家孩子们的意思是提前买好东西,活还得是妹妹想法干呢。
对于这事我的看法是新房是年轻人住,如果我们提前布置后,人家来不满意就怎么办?在我看来布置新房的事就应该新人自己操心,这有啥可抱怨大人的。
妹妹和我不同,她对自己的一双儿女永远都是有求必应。她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培养了一对不懂感恩的儿女。儿子儿媳在杭州上班,挣的也不多,但是花钱吗,确实有点大手大脚。至今妹妹每月还在给租房的钱,甚至月底还给一些钱补贴。这事我就很是看不惯,两个快三十岁的人一起生活,连自己的日子安排不好,每个月入不敷出,需要大人补贴,这哪是过日子的样子。
就拿买车这个事来说,妹妹的预算是十万块,但她儿子坚决要二十万,因为他要买的车是三十万以上的,以下的车他根本看不上。另外女方家有个车据说当时也是二十多万入的,入了一年不到,女方的父亲脑溢血倒下了,车就闲置了,打算送给女儿作为结婚的陪嫁,谁知这小夫妻嫌车不好,根本不想要。
因为两代人观点不同,买车的事一直没有落实。这下好了,两个孩子可有办法了,他们不买车了,每次出行都要租车,不用说租的都是高档车。这次回来结婚,他们就从机场租了个很阔气的车开回来了,打算结婚那天当头车。昨天下午我去帮忙,妹妹跟我说开个这车回来,停在院子外面我都操心的睡不着觉。
听妹妹这样说,我叹了一口气,啥话没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以为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就是爱孩子,但总有一天,他要的东西你给不起。妹妹家情况在小镇不算错,给儿子买车买房也是有计划,有预算的。可惜妹妹两口子的预算远远不能满足儿子儿媳妇的胃口,就这样房和车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惯子如杀子,妹妹家两个孩子学习都不如我女儿,但是手脚从小就比我女儿大的多。他们看不起我女儿的消费观,总说我女儿学习好有啥用,消费格局上不去了。再后来我女儿成家买房了,外甥又说你买个那鸽子笼还不如租房住的宽敞。两个孩子年岁一样大,但思想观点完全不同,现在想来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扯远了,继续回到帮忙的话题。昨天我和那人先去新房帮忙挂红,后来又被妹妹叫到厨房做饭,负责帮忙的二十人左右的饭菜。按照村里的风俗,我们做的是家乡风味杂酱面,配菜是清炒辣椒和凉拌黄瓜。那人收拾锅灶时,我先去超市采购了一趟,妹妹去隔壁鲜苗条店定了二十斤面条。准备停当后,我负责切菜配菜,妹妹负责跑腿,那人是大拿,他负责掌勺。三人配合密切,完美完成了一顿晚餐。
第一次挑战这么多人的一顿晚餐,我和那人不免有点紧张,好在真正上了锅以后,紧张情绪瞬间化解为忙碌。
昨天妹妹家帮忙的人多,大厨和帮忙的邻居还没有进场,我们三硬着头皮迎战,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所幸的是饭菜居然赢得了大家的好评,除了面条有剩余之外,几乎全部光盘刚刚好。没有浪费,也没有人不够吃,太完美了。
我收拾完厨房,回到家时,父亲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我们,我有点小激动,高兴的和父亲分享下午挑战十多个人饭菜的经过,父亲被我的情绪带动,也高兴的和我说起很多挑战不可能的故事,听的我更是热血沸腾。
难掩激动之情的我又跑进母亲的卧室和她分享下午的事,母亲不像父亲,对这事缺乏热情。也许是中午因为洗衣服的事,和我闹了不愉快之故,母亲对我的激动不冷不热,倍感无趣的我才讪讪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洗漱睡觉。
我和母亲在三观和育儿理念方面的差异太大,很多时候她看不惯我,我还好吧,虽然无法接受母亲的思想,但能平常心看待,母亲性格耿直,对我的想法常常耿耿于怀和我闹别扭。
母亲年岁大了,我就当她糊涂了,不和她计较。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大弟和妹妹习惯在父母跟前索取,深得母亲的喜爱,我和小弟习惯付出,母亲对此颇有微词。
从小缺爱的母亲,不懂得爱人,内心的自卑感,让她常常产生一种不配得感。以前我无法理解母亲对我的排斥,但看到她对小弟的排斥后,我忽然就懂了,别人眼里的被重视,被爱,在妈妈心里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这就是她宁可接受在大弟和妹妹跟前没完没了的付出,却无法接受我和小弟对她的丝毫关心。
人性是个复杂的东西,即使最亲的人,也无法真的做到感同身受。我以为的对父母好,成了母亲心里挥之不去的压力,是我的悲哀,也是母亲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两代人的悲哀,唯愿这种悲哀,不要再延伸至下一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