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今天的心得前,想说一些题外话。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善于表达也乐于表达的人。不过第二节课结束后我意识到,我仅仅是善于使用词汇,或者说在遣词造句方面没有困难。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上,我差的很远。
这和我儿时的教育不无关系。家长时常训诫,喜怒不形于色,遇事要坚强,磕了不疼,摔了不痛,除了成绩下滑,在父母眼里,没有什么值得孩子难过的。也因为家教如此,时至今日,我在表述心情和与人沟通方面技能依旧欠缺。这导致我在和亲近的人——爱人、长辈——沟通期间对方时常产生误会。大多数情况我下意识的隐瞒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情况往往会令自己偷偷生闷气或有口难辩,长时间下来很多负面感受在胸中郁结无法解开。
我深受其害。也一直找不到自己有这种困扰的症结所在,直到第二课中一句话,点醒了我。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不要修复、解救,或试图说服孩子放弃感受。
在生活中,我总有许多不耐烦的时刻。这段时间糖糖萌新牙,睡觉难,夜醒多。昨天下午,我使尽浑身解数,也不见他有丝毫睡意,当时自己十分焦虑,只好让他自己玩,等待睡眠窗口再次出现。哪只一下午,宝宝也没有睡的意思。我只好调整心态,期望他晚上早些睡。
我在心里预计他晚上八点睡着。
设定了不合理的预期目标,要求他必须睡,这首先就违背正面教育的理念。
果然,八点一过孩子依然不睡,而我挤压一下午的情绪爆发了,把他自己留在床上,急匆匆的走开,对什么都不懂得宝宝说,随你睡不睡。接着踢开脚边的玩具,开始玩手机。
两分钟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宝宝不睡,是因为他到了并觉的年纪,睡眠时长足够,生长曲线正常,我本来就不该焦虑。什么时候困,什么时候是睡眠窗口,孩子的身体本身就是超精密的运行仪器,不需要我去设定预期目标,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急匆匆离开,黑暗中踢玩具,用力拽手机不理他的行为,本身就传达出了“不耐烦,宝宝不睡是错误的”,这样两个信息。好在屋子里没有灯光,他认为我在陪他玩,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如果当时灯没关,他被我的行为举止吓到了,而我由于大脑盖子打开吼他的话,会不会让他感觉,我在否认他的感受,从而像我年幼时一样,不敢也不愿表达自己放下的感觉呢?想到这里一阵阵心寒。
小朋友正处在无论我如何生气,他依然爱我的年纪。尤其是这么大的婴幼儿,他们对成年人的表情、行为反应敏感又即时。我应当为他提供的,是一个温暖,可以完全表露自己感受的安全岛。每个宝宝都有不爱睡、不想睡的时候,这甚至连缺乏意识的不良行为都算不上。我的强加要求,只会给自己施压,影响情绪,从而带给宝宝负面感受。我们是允许宝贝有自己不好的感受的,也倡导认同他的感受。但当这个感受,是可以避免或范防患于未然之时,首先要反思的还是身为宝贝教育者的我自身。
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孩子,不要大力施压,也不在他拥有不良感受时批评或提过分的要求。与你的孩子感同身受,这才是身为家长的我,需要修行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