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到的是铁门被推开时发出的沉重的声音,犹如地震时的地面发出的声音。声音消失之后,单人牢房的气氛骤变。仿佛打开了地狱之门,恐怖的气浪汹涌而来,吓得他连呼吸都停止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树原亮的双膝开始不停的颤抖。与此同时,被粘稠的汗水濡湿了头发的脑袋,不由自主地慢慢向地面沉下去。
🫑转瞬之间,树原亮体内所有的血管都膨胀起来,从几乎破裂的心脏里挤压出来的血液,在身体里剧烈循环,震撼着全身每一根汗毛。
🫑纯一的视线模糊了。从心底涌上来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败之后常有的绝望感。他想转身就走,但又觉得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从陡坡上往下滚时很容易的,难的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 在这条平坦的道路上,把纯一当作杀人犯回避的人们,随时都会往他身上扔石头。
🫑人在正义的名义下审判另一个人的时候,所谓的正义并不存在普遍的标准。
🫑那所木造宅邸看上去阴森森的,从屋檐上滴落下来的雨滴,简直就像是宅邸在流血流泪。
🫑那种奇怪的感觉突然变成一头凶暴的野兽,正在向他毫无防备的身后突袭而来。
🫑每往前走一步,腐蚀严重的地板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叫声,就像鬼神们在那里怪叫。
🫑法律这个东西,常常有被权力一方恣意滥用的危险。
🫑你刚成为恶性犯罪的受害者,整个社会突然就成了你的加害者。而且无论他们怎么欺负你这个被害人,也没有人来向你谢罪,也没有人承担责任。
结果,作为遗属,只有将一切的仇恨发泄到罪犯身上。
🫑犯罪所破坏的并不仅仅是眼睛看得到的东西,而是深深地侵入人们心中,破坏了人们心中最根本的东西。
而且,人们将被这个根本性的伤害长久地困扰。
🫑如果这个社会认可私刑,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状态。因此,必须由第三者,也就是国家机器行使刑罚权,来代替被害人亲属做他们想做的事,是人都有复仇心,所谓复仇心,就是对失去之人的爱。只要法律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包括死刑在内的报应刑思想就应该被认可。
🫑死刑犯真诚悔过,难到这不是因为他们被判了死刑才收到的效果吗?也就是说,以报应刑论为基础的死刑判决制度,引出了悔过之心这个教育刑论希望达到的目标,这种现象难到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吗?
🫑160号也悲伤地低下了头。终于,他面向教诲师说话了:"神父,请给我施忏悔与和解之圣礼。我犯罪了。"
神父点点头,走到跪在地上的死刑犯面前,背对着祭坛上的十字架,用严厉的口吻说到:"你忏悔一生的罪过"吗?你忏悔做了违背全能的神的事吗?
"我忏悔。"
"那么,我饶恕你的罪过。"
听到神的话,南乡觉得自己的头就像早到了重击。160号犯的罪,神都赦免了,可是人类不赦免。
🫑重要的是,所犯罪行和对罪行的惩罚,已经众所周知了。但是那些被判处了死刑的家伙呢,他们明知道如果被逮住了就会判死刑,还敢去犯罪。明白我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他们一旦杀了人,就等于把自己送上了绞刑台。被抓住以后才又哭又叫,已经晚了。
维持死刑制度的既不是国民也不是国家,而是杀人犯自己。
🫑"我和你都是无期徒刑,"南乡看完纯一的来信,小声嘟囔着,"永远没有假释。"
🫑人一旦犯了罪,就无可挽回地破坏了自己原有的生活环境。
🫑"审判这东西全看走运不走运。被告人的律师、检察官、法官等走在一起,完全可以左右一场审判。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被告人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难法官就会做出比较轻的判决,繁殖,女法官就会助长严惩,这也是自由心证注意。哈哈······"
🫑"悔改之心什么的,别人能做出判断吗?犯了罪的人是否真正从内心反省,从外表怎么能看出来呢?"
🫑如果他自己身上没有背负着犯罪前科的话,也许不会如此同情一个死刑犯。
🫑刑法史上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报应刑论,助长刑法是对犯罪者的报复;另一种是目的刑论,以教育改造犯罪者、消除社会威胁为主。这两种思想经过长期争论,最后结合两者的长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刑罚体系的基础。
🫑学习这些理论的时候,南乡终于知道让自己感到左右为难的东西是什么了。那个严格的行刑管理条例,表面标榜教育刑注意,实际上是对囚犯演技啊管制,完全是一种形式与内容分裂的管教方针。
🫑南乡看到的检察官胸前那枚检察官徽章,也叫"秋霜烈日徽章",代表执行刑罚的严厉意志。秋天的寒霜和夏天的烈日,都是检查机关的象征。
🫑"是啊,"南乡说,"可是,日本一遍在心里想着犯人应该被判处死刑,一遍在公开场合冷眼看待说出这种话的人,这就是真实想法与说给别人听的话完全背离的日本民族的阴暗心理。"
🫑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本人意识不到的攻击性冲动的开关,这个开关会由于收到某种刺激被打开,结果血冲上头,失去控制犯下杀人罪。这是一种不仅被害人难以预测,就是加害者本人也不能预测的突发性行动。
🫑"我还要和他一起拼命工作。"死刑犯树原亮唯一的朋友凑大介非常平静地笑着答道,"就像以前那样。"
🫑伤害罪之适用于肉体床上,毁灭的人心却无人理睬。
🫑监狱是惩罚犯罪者的地方呢,还是通过教育矫正犯罪者反社会人格的地方呢?实际上,现在的监狱里几乎没有人格教育,只知道用规则约束犯罪者,让他们劳动。结果呢,犯罪者出狱后再犯率高达48%。
🫑容易冲动、性格暴戾的人,大多数都难以悔过自新。虽然本人也能意识到自己容易冲动,但是由于控制不住内心的攻击性冲动,也就丧失了悔过自新的决心。
🫑在日本的法庭上,警方搜集到的证据,无须全部公开,也就是说,警方认为没有必要公开的证据,可以不公开。如果警方故意将某些证据视为没有必要,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就有可能被隐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