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从爱好到专一,我总是写不好散文里这个“散”字儿。
小时候,分不清诗歌散文和小说,只是看红火,捎带区分一下好人和坏人,好和小伙伴们一起骂坏蛋。
刚刚能分清文体时,老师就把“形散而神不散”硬生生塞进我有限的思维空间,因为有限,所以不解。但是老师要你站起来回答对这句话的理解,所以就说“形散”就是形式松散,“神不散”就是要有中心思想。老师夸我学得好,然后用二十分钟讲述了什么叫“形散而神不散”。
从此,我认定了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初学写作时,非常喜欢散文。码字结束后,一遍遍用它来衡量我的作品,有时候觉得作品有点味道,有时候觉得根本没有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要求,为此很苦恼。
就像练习书法,我们练好了颜体,就以为练好了书法,我总固执地认为散文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谁知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困住了。
困局需要破局,可我太固执了,总想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散”字儿写好。后来有一位作家说我的文章太死板,没有灵气,我口里说老师说得在理,心中老大不服气——难道打小老师教的也不对?
看看自己的散文,总也进步不大,今天进两步,明天退一步,我很伤心,就暂时把它放下。
有些事,手里停下,思想仍在信马由缰,写作就是。放久了,也思念,就像小别的夫妻,在一起,吵架,离开一阵子又左一个电话右一个微信地妙传思念的秋波。
再次开始写散文时,我索性放下担子,不去想什么“形散而神不散”,也不愿想什么结构立意,我就是写篇文章或者写段文字,记录一下心跳的频率和感动的度数。
文章写好后,我请一位前辈指教,他说我的文章像文章了。我本来是打算挨批的,没有想到却奖励了几颗糖豆豆。从此,我写文章不再纠结“形散而神不散”,不去管它文体文本,反而顺溜了很多。
从那时起,我才摸到了“散”字儿的门槛,才悟道“散”字儿应该自自然然书写,轻轻松松上阵,不用理论和知识刻意装点自己。
一路写来,边写边想,发现语言是写好散文的敲门砖,当然也是写好所有文本的定海神针。
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的,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思索,才有了“僧推月下门”到“僧敲月下门”一个字那简单而华丽的蜕变。
有人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每个人都忍不住想当这个“胖子”,到头来人没有“胖”起来,倒惹得一身“胖”名。对于初涉散文的人来说,想法设法收集好词好句才是正理,如果你收集到了一万条词句,你的文学素养会上一个台阶,如果你的思维空间里装着十万条好词句,你不想“下笔如有神”都难。
有了好词句的铺垫,就要积累自己灵光一现的东西,譬如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突然想起一句话很妙,那就赶紧记下来,或者敲打在手机备忘录里。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灵动一刹那,这就是思想的精华。
有人很累,想到好词句但是对自己说:先睡一会儿吧。那这“一会儿”就会吞掉你的灵感,屏蔽你的思索通道,也许第二天醒来你什么都不记得了,你的灵感已经被打入时光的禁地,你再也找不到打开禁地的金钥匙。
积累灵光一现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妙用——思考,有人说经过思索的文章天生带着一种磁性,会把人牢牢吸附。你的文章经过推敲经过打磨,既保留了灵光一现的动人之处,又融入了思维的光点,能不闪闪发光吗?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问:后面的路怎么走?这可为难我了,因为我就到这个地步了,况且没有经历就没有感受,只能和大家一起继续多读多写,善思勤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