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存在感
我是不是经常一不小心就‘拿着尚未发生的事情,送人情或刷存在感’?刷存在感经常有,送人情曾经有。最初有送人情,只是后来发现,这还未发生的事,本质上不属于我,自己不能掌控,最后被打脸,受到了教训,看到了阻力。——改了,不说没成的话。
刷存在感,经常。为了减轻心里压力,观察了一下,似乎每个人潜在的,都有好为人师的欲望。拿未发生的事,刷存在感,像笑来老师说的挺不合适的。作为旁观者,没有人喜欢退步,没有人喜欢相对退步,更没有人喜欢被证明退步。
用还没有获得的能力,刷现在的存在感,本质上是占他人的便宜。比较是相对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经常会提到‘丛林法则’,似乎这就是现实。可认真想,我没有对这个概念深入思考,有很多想当然的误区,以下列举一二。
那些想当然的误区
刚进入一家公司,两个月时,老板问,“对公司有什么意见吗?”答:“感觉公司很好,开新店的话,应该……”老板:“嗯嗯“。接下来就拒绝了这个人,之后的升迁机会。刚进入一家公司,就提出战略、顶层计划,非常不靠谱。
连现实都不能完全理解,却在计划将来。公司的每个制度、文化、潜规则,都有形成当时的问题、解决方案、时机、遗留问题等积累而成。没有理解这些,就无法理解这个公司,无法理解这个集体人格,更别谈对未来的预测了。
发表评论,其实只有一知半解。很喜欢对一件事发表评论、观点,觉得这样可以刷到存在感。可实际上,无论多么荒谬的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仅凭表象,就对人、事做出判断,似乎太想当然了,迟早会迎来打脸。
劝人各种行动,劝过人分手,劝过人转行,劝过人继续工作。可现在发现根本没必要,而且徒劳。不信观察一下,一条街上,生意最好的餐馆,去吃一次,之后把其他餐馆转一遍,最后八成还会回到生意最好的那家,市场上是没有傻子的。
现在才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会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能力等,做出目前所知范围内,最好的决策。假如不是最好的,那大概率是被自己的观念或恐惧所绑架,仅凭我的只言片语,基本上不会出现改变,所以说,这没有意义且徒劳。
现在与未来
假如在一片森林里,现在的我是什么呢?自己觉得大概率是个兔子, 没有什么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本身不够强悍,家族背景没有,处于社会相对边缘的人群。我终究会变成什么样呢?希望能变成鹰,敏锐、犀利、迅捷、高远,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只是这个目标比较高远,想想还是把它分割一下,变成一个个小目标吧。眼下第一个小目标,就是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兔子。从兔子进化成鹰,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受欢迎是第一步,有个小技巧,能让人变得受欢迎,就是多鼓励别人,尤其那些在奋进、上升的人。
希望看文章的你每天都有收获。——一个渴望受欢迎的兔子
谢谢欣赏,个人能力有限,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