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进实新学校的大门,是1997年6月12日,那年我刚满二十岁,是一名刚毕业一年的小姑娘。带着对新岗位的憧憬,带着对新环境的胆怯,也带着对比我原工资高四倍工资的兴奋,来到了这所学校。
那时的实新学校,只有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三个教学班,七十多名学生,七名老师。几间简陋的教室,一块黑板,十几张桌子,还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凳子。教室与教室之间,就是老师的住室兼办公室,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紧挨着墙壁放着四张一米宽的小床。屋子的正中间,放着四张木质的办公桌,桌子上面,放着老师的教具和学生的作业本,桌兜里面,放着老师的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在屋子里面,连个转身的空隙都没有,更没有椅子,老师都是坐在自己的床上备教案,批改作业……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有一个地方,显得格外豪华。那就是学校的阅览室,三间大房子,四周摆着书架,书架上,是学生喜欢的书籍。每到阅读的时间,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飞到这所承载着知识的密林,静心阅读,孩子们那种渴求知识的眼神,那种对书本的渴望和贪婪,是我回忆里最美的印记。那时的学校没有电视,老师没有手机。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从杂志到班级管理、从教科书到一本本教师专业成长书籍,这些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个快乐充实的日子。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我们全部的教学条件。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成绩,一堂堂课上,是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一副沙哑的嗓音,一身白色的粉笔末,还有课下课外改不完的习题。付出总会有回报,每年的教研室举办的成绩抽测,我们总是遥遥领先。尽管如此,那时的民办学校刚刚起步,还得不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所以,我们还要去招生宣传。
每年的暑假,我们每天都带着印刷好的招生宣传单,早早地来到各个乡镇的集会上,陪着笑脸给乡亲们介绍实新,有时会遭受白眼,有时会备受冷落,但是我们锲而不舍。等到集会上的人一个个散去,我们又来到到村里,把墙壁上,电线杆上,大树上,都贴上我们的招生简章。那难忘的岁月,那深刻的记忆,都和实新的成长紧紧系在一起。
2006年九月,王红顺专家来学校担任顾问,这是实新学校发展的又一个飞跃。忘不了几乎每天都到深夜十一二点的学习,忘不了每周一篇教育叙事,天天的教学反思,更忘不了作为课改实验老师的我,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是怎么度过了一个个煎熬的日子。记忆最深的那一次,是王校长给我一本李吉林老师的书《情境教育的诗篇》,让我两天时间看完,然后上一节情景课。拿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四百多页,两天看完,还得马上仿课,我可以吗?我能做到吗?白天我要上课,晚上还得照顾儿子。事实告诉我,我真的可以,这两天,我每天晚上看书到凌晨两三点。看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课件,让王校长审核指导,然后做公开课。良好的反响让我知道了,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我们极点。
那个时候根本不理解王校长,觉得他简直是疯了,每天逼迫着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周周的教育叙事,天天的教学反思,再加上古诗词、国学经典诵读,忙得我们不可开交,忙的我们充满怨言,由于受制度的约束,又无可奈何地接受这种疯狂的训练。不知不觉间,我们在成长,我们在脱变。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再看看自己这些年在百度空间写的文章,从那时起,才是我学习型教师的开始。
今日的实新校园,拥有承载着学识的书香苑、硕果累累的桃李园、 花香扑鼻的生态园 、学生最爱的动物园……再也不用顶着炎炎烈日去发传单,再也不用为了生源去给家长陪着笑脸。
二十年了,学校有一个简陋的小学校,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伊甸园。办学的理念也有最初的“以分数求生源,以分数求发展”过度到后来的“办一所阅读特色学校”再到现在的“办一所九年一贯制现代化学校”
实新在一步步发展,她有几间简陋的小房子,到现在拥有藏书书万册的书香苑、有高规格的游泳馆、有场地宽阔的动物园,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各个教室配备的电子白板。
由招不来学生,到后来的招满学生,再到现在的选择学生。
实新的发展史,就是我的个人成长史。我将继续见证实新的点滴变化,也相信实新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