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阅读的目的
学习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 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 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阅读是人们摄取信息 和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多读 书。就语言习得而言,人们流利说话和顺畅写作的能力是不能直接从老师的教授中获得的,而是靠听和读的练习,在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输入后获得的,并实现说和写的有效输出。中国是一个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和学的国家,学习者除了课堂以外,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要想从听说上获得足够的语言材料输入是不可能的。相比较而言,阅读材料多而且容易获得,不像听说内容那样转瞬即逝。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者可以弥补听说输入方面的不足,获得优质语言材料,逐步适应英语行文的思维习惯,从而为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英语阅读学习的困难
1、英语是西方语言,表达的是西方文化和思维习惯,其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与汉语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适应起来有难度,在阅读时使用上下文进行逻辑思维和判断推理的能力较汉语更弱;
2、英语文章是母语使用者就某一主题的书面表达,除非是针对特定读者群,否则不会特别照顾阅读者的词汇量。学习者在阅读中必然会遇到生词, 既会产生实际理解的障碍,又会形成心理障碍;
3、背景知识欠缺。学习者尤其是中学生知识面窄,一旦英语文章涉及的是不太贴近中学生生活的话题或是专业学科领域的话题,学生即便词汇都认识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化或图形化的建模,理解起来文章更困难。
三、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与“考”不同频现象严重。
学校教材里的文章大部分是母语为英语的语言学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学习阶段和单元话题专门撰写的。编辑的过程也是多次校对、层层审核,经过千锤百炼,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套规范标准的英语教材。而试卷上的文章大多数选材于英美主流报刊杂志,话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更广,行文带有作者个人偏好,充满文化隐喻,且更具时效性。命题人是中国人,不能大面积重新撰写,只能在不改动原文逻辑的情况下略作删改,编辑空间较小。因此,即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也无法保证考试中应对阅读时能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尤其无法理解文章的背景。
2、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只重视“精读”,忽视了“泛读”。 “精读”与“泛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两种阅读方式。前者指逐字逐句地细读,为了全面透彻理解甚至是欣赏一整篇文章的阅读,后者指一
本接一本地快读,为了获取大量文章的主要意思、寻找关键信息的阅读。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多采取“精读”的教学方式,把教材上的文章掰开了、揉碎了给学生讲,从单词、短语、长难句、语法、语篇、文化背景、文学价值各个角度分析,讲授一篇文章至少需要 1-2 个课时。教师往往忽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才是学生应该首先具备的阅读技能,而且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如教材文章那般经典,值得花时间仔细推敲的。“一目十行”要比“字斟句酌”更为重要。过分强调“精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了完美主义者,令他们认为只有解决了文章中每一处难点,才算读懂文章,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没有读懂文章所以做不对题”的心理障碍。而考试阅读中每篇文章建
议分配的时间不超过 8 分钟,否则便会面临答不完整张卷的窘境,只有娴熟使用“泛读”策略的学生才既能把握文章大意、又能做得对题。传统教学方式,不仅背离英语阅读掌握信息、了解世界的初衷,也无法把课堂学习成果转化为考试分数,无法给学生正向引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3、词汇积累方式存在问题。
在阅读语境中学习单词,本来是一个极佳的学习策略,但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讲授某个单词打断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因局部而失了整体观念。授课之后,又没有对词汇进行强化记忆和反复训练,导致学生遗忘率很高,读了文章却积累不住词汇。
四、易学派英语超级阅读教学策略
1、强化实战模拟环节,操作灵活。
易学派英语在设计课程之初就把应试作为第一考量因素,最大程度模拟 考场实战环境,变“知识学习”为“技能操练”,尤其强调应试技巧的使用,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且操作灵活,允许为应对考试的紧急需求而跳过精读部分,实现应试集训。答案解析详尽,鼓励教练老师充分发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作用。
2、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教学法。为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易学派英语超级阅读训练系统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教学法。把“泛读”过程与实战模拟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信息定位、语篇结构分析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在没有读懂文章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做题准确率。即便是在“精读”过程,也着重对文章段落意思和整体意思的理解,不抠词、不在个别词汇上停留过多
时间。
3、提供文章内容概述,注重背景知识积累。
课程不仅为每篇文章提供了准确的翻译,还专门撰写内容概述,便于学生在精读前和精读后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且注重背景知识积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的同时也扩充了百科知识。阅读过后,让文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概念化的印象,给学生提供理解英美文化的土壤。
4、实现阅读训练与词汇学习的联动。
针对生词问题,提出全程解决方案。阅读前根据学生词汇测试水平智能推送生词。阅读过程中生词碰壁点拨,鼓励学生为整体把握文章而跳读生词,生词加入生词本。阅读结束之后集中批量处理生词,进行单词速记,并通过课后复习进行词位复原训练和抗遗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