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随便浏览了一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边提到了自我接纳,就是说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换个说法就是假如自己不能做到,就应该诚实的承认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自己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举个例子,假如你考试只考了60分,如果没有自我接纳 你可能会说“这是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够考100分”,自我接纳的话可能会想“这次只考了60分,这是真实的自己,自己要总结经验,思考在哪里可以进步,以便下次考得更好”。
自我接纳这个提法,我在《终身成长》那本书里边也看到了类似的内容。里边说固定思维的人,通常是不能客观的接纳自己,总觉得自己都是正确的,如果自己没做好,那全部是外部客观条件导致的结果。成长性思维的人,如果事情没有做好,通常会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总结经验,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看来《被讨厌的勇气》和《终身成长》这两本书,在讲自我接纳这个内容还是挺相似的。自我接纳其实也是成长性思维的其中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