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一个人在自己的“哇哇”哭声中来到人间。
丫丫学语时,在母亲的歌声中度过,母亲有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又会唱戏。就连不善言辞的叔叔,还教我们唱“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流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一边唱一边跳,那平日拿锄头的手,做起动作,竟然那么灵巧。
小学时,体育课上,老师会让我们站成一排,唱自己会唱的歌。那时,熟悉的歌曲就是《春天在哪里》,《少先队歌》,《五星红旗》。在妈妈的影响下,我竟然会秀一段豫剧《花木兰》。
到了初中,流行的是《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望星空》,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凄婉歌曲。非常喜欢那些歌词,但是当时并不知道,那些优美的歌词所描述的却是那么残酷的战争。
上了高中,情窦初开的年龄,喜欢上了《粉红的回忆》: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至今都难忘那轻快但羞涩的旋律。
大学时期喜欢的歌曲,现在感觉是为赋新诗强说愁,欲说还休。《情网》,《心雨》,《萍聚》,缠缠绵绵的情愫,潮湿着青春的心。
踏入社会之后,面对生活的现实,没了矫情,多了拼搏。或许因为没有静下心来听音乐的缘故,或许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没有什么经典歌曲诞生,感觉没有什么歌曲真正让人走心。
闲暇时刻,还是爱听那些经典老歌,还经常把儿时的歌曲唱给孩子听,昨晚,女儿还在缠着我教她唱《童年》。
生活啊,一路走,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