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萧伯纳曾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在每个孩子心中,他们都曾相信自己有成就一切的可能性,若这时候老师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孩子可能真的就有可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我也曾想过像创这样的孩子,抗批评能力应该是在小学就经历过反反复复的强化训练。如果我也同样用批评的方法,来纠正他的不良行为的话,对于到了初中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有可能会不仅不见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从未严厉地批评过他,经常用感化他的语言来和他交流,但还经常用放大镜来寻找创的闪光点。
有一次,我把创叫到办公室,问:“创创,我们玩个游戏,如何?”
“老师,你会玩游戏吗?”创开心一下笑,瞪大眼睛质疑地问。
“那要看玩什么类型的游戏啦?”我对创的质疑提出反驳地说。
虽然我质疑的理直气壮,但论玩游戏还真的是门外汉。有些老师游戏玩的好,靠着这个高潮的“技艺”征服孩子们,然后玩游戏的孩子得到转变,我没有这一门技艺,自然这个方法也行不通的。
“好,那游戏的种类由老师来定?”创慷慨地说。
“好的,一言为定。”我顺着创的话语说。
“我什么游戏都不怕。”创说。
“看来是遇见高手了。”我微笑着说。
“‘找一找’的游戏,会吗?”我抢占先机地说。
“完全没问题。”创爽快地说。
“我们今天‘找一找’的具体内容是:寻找创创身上的优点。”我顺势而下地说。
“寻找我的优点?”创表情一愣,瞪大眼睛看着我说。
“是的。”我再次确认地说。
“创,我发现你身上其实还是有很多优点的,难道你发现没有?”我真诚地反问道。
创又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拖着长音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没发现。”
“像上次语文老师听写的字词,是我在办公室专门为你听写的,你当时听写的多好,百分之九十五的正确率。”我真诚地看着创的眼睛说。
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说:“是的。”
“这说明你很聪明,这就是你的优点呀!”我继续说。
“你能不能找自己的五个优点?”我引导着问。
创想了想说:“没有请过假,一次没有打过架,没有和老师顶过嘴。”
“这就三个了,很好嘛!”我继续鼓励创说。
“实实在在是找不到了。”创无奈地说。
要是创说自己没有打过架,这在小学和创是同学,了解创的过去的都会说:“他没有打过架?睁着眼睛撒谎。”但我突然想起来有一位资深的教师给我说过:“即使小孩子没有那一方面的优点,我们想让他朝着这一方面发展,我们也要努力朝着这一方面表扬他。”创进初中两周以来,确实没有打过架,我就暂且把创“没有打过架”,这一优点,看作是想让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优点吧!
随后我又帮着创找了两个优点:一是字写得工整,二是没有说过不文明的话。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保持五个优点,二是努力发现优点。
接下来的时间内,创又给自己提出了三点改正的地方:一是继上课不讲话,二是不能拖作业,三是留下来补作业不在跑。
后来的创,尽管也有以前的毛病不断出现,但他一直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
这个时候,让我想起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