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别在朋友圈里求赞”,深有同感。
之前看到一个朋友发了条朋友圈:虽然有些人群发求赞挺烦的,但有一桩好处是,提醒了你:是时候删好友了。
在我看来,求赞无异于自杀式行为。省五块十块,大费周章地群发消息求赞,是不是在告诉别人,你的人脉,也就值这么点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作一个情感账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为你和他人的情感账户存款和取款。
很显然,“求赞”是一种取款行为。你打扰了别人的工作和休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轻易地劳烦别人。点赞是小事,但你不珍惜别人时间的行为,会让你在别人心里大大地减分。
有的人非但不懂得时时往情感账户里存款,反而理所应当地觉得:人脉就是拿来用的。
2.
生活在旅游城市厦门,我和我的朋友最怕的是节假日。一到假期,就常常有一些平时不算熟的朋友,冷不防开口:“我要来厦门了,你帮我订个房吧。”
这种用旅游App就可以一键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让别人代劳?我是生活在厦门没错,但生活在厦门的人,不会在厦门订酒店啊。于是,我只好用手机软件帮他订了房。
到了厦门了,你若是不能全程陪吃陪逛,他便会事无巨细地问你:“厦门有什么好玩的?”“去鼓浪屿坐几路车?”“在哪里买特产最便宜?”“那个网上很有名的某某店在哪里?”“你不是在厦门好几年了吗,怎么连某某大排档都没听过?”“一起来看流星雨是在哪些地方取景的?”……于是,我又不得不旅游攻略网站上整理出一份攻略发给对方。
更夸张的是,有一个人来厦门玩时迷路了,当时我不在厦门,对方居然发实时定位给我,问我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其实,很多事情,百度一下就能知道的。作为在这里呆了几年的人,我可以推荐给你一些特色的景点和美食,方便的话也会带你走一走,但我真的没有义务全程陪着你,成为你的搜索引擎、手机地图兼免费向导。
3.
很多小事,都会透支一个人的情感账户。
我朋友向我聊到另一个人,她蹙着眉说,对他印象不太好。原来,他们一行人以前常常组团旅游。买奶茶、买小纪念品时,那个人常常以没带现金为由,让别人帮忙结账。过后,他就再也不记得还钱了。久而久之,大家出去玩,都不愿意带着他了。
十块八块,不过是零头。而且,这个人压根不缺钱,他是个富二代,可能只是没把这些小钱放在心上。但就是这些小事,让他给大家留下了“借钱不还”的负面印象。
还有一个在法国留学的朋友,跟我抱怨,一个不很熟的朋友听说她在法国留学,毫不见外地让她帮忙代购,而且让她人肉背回来的,居然是六大瓶很重却压根不值钱的洗发水。
有读者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说她的室友总是不打招呼就用她的东西,化妆品、腰带、餐巾纸……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在蚕食着一个人的情感账户,让人对他慢慢失去了好感。
无节制地利用他人的行为,无疑是在杀死你的人脉。
如果你因为一些小事透支完你的情感账户,那么,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便会发现,别人已经不愿意再帮你。
4.
请别人帮忙时,一定要体现出对方的价值,而不是把对方当做免费劳动力。
比如,你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前,先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要问百度一下就能知道答案的问题,也不要问对方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乐于解答别人的疑惑的,但前提是,对方问的是我术业有专攻、或者亲身经历过有切身经验的问题。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的文章,他有这样一个原则:尊重别人的时间,能百度到的问题绝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他向别人问问题,在得到答案后,会立刻去实践并且及时给对方反馈。如果得到十分有价值的答案,他还会主动发别人红包。此外,朋友提出的任何疑问,他都毫无保留地回答。
他这个人,非常注意经营自己的情感账户。他常常通过帮助别人来为自己的情感账户存款,不会因为小事轻易在情感账户取款。
短期内,你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傻”,只知道提供帮助,却从不轻易麻烦别人。其实,他的行为,是一笔长期投资。他不断地为自己的情感账户存款,逐渐成为别人心中值得一交的朋友。这样,等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主动提出要帮他。
5.
把你的人际关系当做情感账户来经营,别轻易透支,别过度消耗你的人脉。
他人的帮助,是无价的,不是廉价的。只为值得的事向他人提出请求,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简书签约作者:入江之鲸,欢迎读者朋友们分享到朋友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