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哥给我发微信,燕子,怎么办?我正相亲呢,没话说。 我问,咋样?对上眼没。我哥说,不知道呀,她正玩手机呢。我怒了,你特么不是在玩手机么!主动开口会死啊?
消停了五分钟吧,我哥微信又来了:我们又聊了会儿,说了下基本情况,又没啥说的了。后来这场相亲不了了之,都是“无语症”给害的。像我哥这种,属于典型的挤牙膏型。别人问啥就答啥,最多回一句,你呢?等双方把户口调查清楚,聊天基本就结束了。
那么,闲聊的时候,我们该聊点什么呢?没话说,怎么破?
无论多么复杂的沟通,都是由四个过程组成的,分别是,春种——种下好印象;夏 长——长出好话题 ;秋收—— 收获好关系 ;冬藏——收藏好信息。只要把每个环节都要交流的重点和注意事项都搞清楚,绝对不可能没话可说。当然,这几个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前半段预热,也就没有后来促膝长谈,更谈不上分别的恋恋不舍了。
春种,种下好印象。要点:穿扮得体,予人“话柄”。
试想你刚到陌生地方,想找一个陌生人打听下酒店的方向。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来问话呢?他不一定多好看,但至少穿扮得体;他不一定是满面春风,至少也不应该是愁眉不展。得体、友好算是第一印象的及格分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别人才能有向你开口的勇气。如果你扮相古怪,表情阴冷,再加上底子又不咋样,那就比较惨了。恐怕没人愿意冒险跟这样的家伙找交集。
如果想在第一印象里得高分,还需要再外形和细节上多下功夫。有的人不用张嘴,全身都在说话。比方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衣着之华丽,佩饰之精美,令人唏嘘。这样的女子,别说贾瑞之辈,普通女子也会为之惊艳。谁不想和女神多聊两句呢?如果出现在社交场合,这样的人,也必定是人群的中心,大家会说,凤姐的裙子好漂亮,这种翡翠色特别衬托您的气质。这款簪子好特别,金丝配珍珠最有品位了!那些有个人特色的小装饰,给别人留了足够理由对你展开话题。如果把自己武装的铁桶一般,别人想和你寒暄的时候就只能谈谈天气了。
夏长,长出好话题。要点:绕开雷区,选择即时感话题。
对待不熟悉的人,有些话题是有风险的。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负面信息太多的话题都属于这种类型。我们小区有个妈妈群,经常聊着聊着就无话可说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穿不穿纸尿裤,另一个是什么时候断奶。像我家贝猫快两岁还穿纸尿裤又没断奶,经常成为议论的重点,所以每次讨论这个问题我就悄悄的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闲聊嘛!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不打紧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
虽然闲聊的目的性不是那么强,但至少应该有利于关系进一步发展。选择一个好的话题可以加速亲密程度的发展。而愉悦感就是闲聊的第一要务。可别小看闲聊这件小事。不管是交际还是职场,能够闲聊是关系亲密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什么有的人能和领导走的近呢,就是因为人家会闲聊呗!《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倒是一本正经兢兢业业,老太太却叫她木头。当年和珅和大人如果不是那么贪财,这类高情商人才要比假正经好活一百万倍。
选择切入话题,最好选择一些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情,这就叫做即时感话题,即时感话题可以是介绍你们认识的中间人,也可以是对方身上的小物件,聊天时的环境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我们是在吧台,在车站,在餐厅,还是在会场,都可以拿周围的事情来做文章。假如在公司餐厅吃饭,有人冒出来一句,最近股市大盘怎样啊?对方实在很难把注意力从眼前那块土豆移开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大脑中检索下“股市大盘”如此抽象的概念,还需要一些感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有可能半天他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另一种可能就是让人家消化不良,被嘴里的食物噎到的。吃饭就说吃饭呗,至少开始话题可以从即时感话题入手,至于最后你们扯的有多远,那就没准了。
秋收,收获好关系。要点:关键词拆分法,关心感受胜于实事,时间超过一刻钟。
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即时感话题这个概念,至少已经可以和平友好的开始对话了。想让话题进行下去,再来学一招关键词拆分承接法。我举个例子说明。
最近参加了一个记者团采访活动。有朋友在群里说,周末和卡乐见面了,我和琼咪去了他在上海的三合院,本来要采访的,结果聊了其他事情。这里的关键词分别是,卡乐,琼咪,上海,三合院,采访,其他事情。
我们围绕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其实转来转去都是关于这些关键词的。有人选了卡乐为关键词:乐是台湾人,说话很温和吧?像不像周渝民?有人选了上海:在大城市就是好,能有机会和大神面对面交谈。有人选了三合院:上海那种地方三合院一定贵的离谱,卡乐好有钱!还有人选了采访:你们经过这次的闲聊一定很熟悉了,下次采访一定很顺利的。
可以看出来,上面的承接方式出发点是不同的。一些是处于好奇心,比方说声音像不像周渝民啊,一些属于外延话题,比方说三合院,还有的关注了她接下来的采访,从她的处境来考虑。这样接话方式其实无所谓对错的,本来就是闲聊嘛!不管怎样回应,都表达了你说的话我在听,你的表达让我很有兴趣这样的含义,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关注的。掌握了关键词拆分法,至少不愁没话可说了。
在这里比较推荐的是最后一个,从对方处境来考虑,关心对方的感受胜过已经发生的实事。当然,这样的关心点到为止就好了,如果顺着一个话题不停的深入挖掘,会让对方有被逼问的感觉。
从陌生人到比较熟悉的人要聊多久呢?这个时间大概是十五分钟,只有十五分钟以上才足够让你们展开话题,放松戒备。
我所在的办公大楼有两家单位,因为经常在电梯和楼道里碰到,他们单位人的走在大街上我全认识,但也只是比纯粹的陌生人稍微熟悉那么一点点。其中只有一个女孩我非常熟悉,凑巧的是,她也是其中唯一我交谈超过15分钟以上的人。那一次是因为电梯坏了,我和她从电梯聊到交通工具,最后发现我们曾住在同一个小区,又对那个小区的物业公司作了一番评判。以后每次碰到,我们都要比别人多说几句话,后来我偶尔我也去楼下找她,成了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如果不是那部倒霉电梯带来的十五分钟,我们到现在也仍然是点头之交而已。
冬藏,收藏好信息。要点:及时记录重要信息,为下次聊天找到话题。
如果同一个问题,每次见面都要问一遍,会给人一种很敷衍的感觉。第二次问,对方好心提示,我上次告诉过你的呀。第三次的时候打趣你,您真是贵人多忘事。第四次,额,你就等着白眼吧!最近新发学会一个词叫做弱关系。弱关系的辐射范围很大,很多事情都是靠这些和你并不是很密切的人来达到的。比方说你是个讲师,你的粉丝就是你的弱关系,他们很可能就是你的潜在的客户。管理好这些关系就等于掌握了这这部分人脉资源。在留电话的时候,不妨多个心眼。做好分类和相关提示。每次聊天的内容脑子里过一下,适当的贴一些标签。下次再碰到的时候就可以就可以充分利用上次的成果进行关系巩固了。比如上次你们聊到送孩子出国的事情,在次见面就可以聊国外的环境,生活适应等等。
别小看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好关键信息,前面再聊的嗨,也很难进一步发展,注定逃不出“无话可说”的怪圈。做好冬藏,果实一点点积累起来,一棵小苗长才能长成可以依靠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