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今天开始,坚持原创打卡,今天读第一条建议,个人总结收获如下:
1、在脑力劳动领域里,要对儿童持个别对待的态度。
2、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要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成绩。
3、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4、要让学生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
5、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
6、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
7、应当给学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
8、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
9、充满着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有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
10、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
之二:
今天继续阅读郝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之34——态度决定一切。
郝老师以国家足球队原主教练米卢的一段话说起,为什么米卢喜欢看场外的细节,因为细节中体现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有正确的态度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忘我的投入,吃苦的精神,就不会有精力求精的品质,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和维护团队荣誉的高度责任感。
一、什么是良好的态度?
比如:各个小组认真按照要求组织会议,详细规范整理会议记录;牺牲休息时间,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义务辅导作业,从不叫苦叫累,一心扑在工作上,对于班级纪律松弛,学生顽劣的情况,知难而进,想方设法不放弃不抛弃,积极和小组长和领导沟通,共同克服难题,每天详细汇报工作的。
二、什么是勤?
勤就是积极的行动,大量的付出。在课外辅导上不能松懈,无无需埋怨,要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汇报工作时要列举内容。每个组员的落实情况,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的。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学习,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狠下一条心,憋住一股劲,把课堂管理好把成绩抓上来。
三、工作中如何内修素质,外树形象?
内修素质就是上好每一堂课,拿出硬邦邦的成绩来,外树形象,一个是树立我们的形象,一个是树立班级学生的形象。
热情'积极,朝气蓬勃的当代青年教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形象,不论你学校领导老师还是食堂师傅,门卫都要一视同仁热情打招呼,和宿舍堂堂的邻居要处理好关系,不要给邻居带来不方便,如果其他老师遇到困难,不论是不是分内的事,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及时帮忙,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良好的关系就是靠这样点点滴滴的小事建立起来的。
四、为什么要抓“两操”呢?
一是通过规范两操来培养孩子们的规范意识,团队精神,纪律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是抓两操,相对来说,还是比抓成绩容易,要从容易的地方突破。
三是两操是班级的脸,是形象,抓好了影响大。
四是我们老师年轻,学起来容易精力充沛,易与学生交流。
五、如何对待批评?
只要开点工作就会有分歧,就会有磨合,也难免有失误甚至错误,只要我们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这些都很正常,这些都是成长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受到表扬谁都会高兴,但是面对批评和不同意见是什么态度至关重要,是委屈伤心埋怨,甚至任性的把工作问题指向对人的不满,撂挑子不干了,还是就事论事认真反思,过而能改?到我们来认真反思。
实际生活中干的工作越多就越容易受批评,因为你的失误几率会更多,但是受锻炼的机会也更多,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比例的,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批评,受益的不仅是工作,更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