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过得好还是不好,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上一年的计划中,完成得最不好的就是读书了。
我一直喜欢书,看到喜欢的就会忍不住下手去买。于是书柜里的书越来越多,在塞满了书柜之后,又塞满了一个阁楼。到底我拥有多少书,我自己也说不出来。
2021年搬了家,有了一次全面的整理机会,这一大堆书,堆满了一间房子,整理了几天之后,又再重新分类。
少年时候买的那些,有些已经书页泛黄,字迹模糊,而且,当年贪图便宜,买的书里有一部分还是盗版书,现在再看上去,已经没有翻开的欲望了。这些,可以决断地舍弃。
养生类的也可以放弃。当年风行的畅销书,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些潮流的产物,内容重复,观点重复,且无科学的考证,留下一两本,剩下的也可以丢弃。
剩下的,都是不会舍弃的了。于是在新居的两个大书柜,又被塞得满满。偶尔有客人前来,都会对这两个书柜产生浓浓的兴趣。不过,我觉得他们更好奇的是想问我:这么多书,你都有看过吗?
其实,这书柜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书我都看过的,剩下没有阅读过的百分之三十,大半部分都是这两年里购买回来的。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看一下午的书,看完还要借书回家看。当时对许多书都爱不释手,但去书店就未必买得到,于是就借书回家抄。
记得当时抄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敦煌的壁画的,除了文字,还对各类的藻井和飞天图案进行临摹,那本书续借了两次才抄完。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方法虽然笨,但还是会觉得很怀念。现在呀,连静下心来看完一本书的耐心都没有了,更别说抄完一本书了。
现在拥有一部书实在太容易了,但正因为已经拥有了,就不会有失去的可能,于是,那没有看完的机率就更高了。
这些其实都是我喜欢的书呀: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的记录,对食物的不同名家的笔记,还有关于宋朝文化的一系列探讨文章,关于考古学和其他一些文化探讨书籍……我只是拥有了,却没有看完,很多都只是翻阅了一下,有一些,连包装都没有打开……看到这一切,实在让人羞愧。
2022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忍住手,在没有看完藏书之前不能再买书了。而且今年的阅读希望能系统化地有计划完成。
我打算每一次只阅读同类型的书籍,阅读的时候做下摘抄和读书笔记,每一本读完后写读后感或书评,等这类型的书籍阅读后,再统一写一下读后感,我觉得,这样的话,收获比单纯阅读和杂七杂八地阅读的收获会更大一些。
因为知道自己是一个三心二意,容易动摇的人,所以阅读会从自己最想看的食物文化系列先开始,除了名人谈吃一类的,还可以延伸阅读关于古代的吃喝文化,等读完这一类的就可以开展下一个关于植物文化类的阅读了。
2022年,我的读书计划就是把书柜里的书看完,在新年开始时候,记录下来,并且把它完成。
《齐帆齐书评课第7篇》35天累计完成73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