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远大于肌肉的影响。我们要在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中找出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改善柔韧度的目的。
柔韧度和你的韧带、肌腱、肌肉、关节、伸展度都相关。柔韧度就像经常开关的门,如果长时间不用,就会出现“嘎嘎”的响声。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活动关节就能够激发关节,让它在下一次运动中更加灵活。
自测柔韧度的方法。坐在地上,体前屈,把手尽量往下、往前伸,看看你能接触到什么位置。如果能接触到脚尖或者更往前的位置,说明你的柔韧度还不错,反之,则需要优先改善柔韧度。
常用的两种改善柔韧度的方法: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运动前做动态拉伸,运动后做静态拉伸。
静态拉伸的特点是保持一个拉伸动作静止不动,这种方法比较安全,并且会明显改善关节运动幅度。但是运动前做静态拉伸会降低运动中的肌肉力量和反应度,因此,应该在运动后做整理的时候再做静态拉伸。
动态拉伸是连续做一些拉伸动作,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马上换下一个拉伸动作。在运动前做动态拉伸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动态拉伸可以让身体各个关节参与活动,更快地提高体温。而且动作没有离开地面,没有冲击,可以很好地保护关节。
参考资料:《动态拉伸训练》
运动前如果准备工作没做好,运动后会感觉身体某些部位更紧张。如果把肌肉想象成一根橡皮筋,有些位置在运动前可能已经打结了。拉伸只是把两头不断向两侧拽,而中间的结会越来越紧,从而造成运动体验特别难受、紧张。
采取正确的运动顺序是解决运动不适感的关键。首先,要打开身体中的结,用泡沫轴给自己做按摩,揉开肌肉上的结,特别要注意寻找平时僵硬的肌肉,单独给它们做放松;然后,做动态拉伸训练,时间20-30分钟;接下来是专业训练,比如心肺训练、力量训练等;最后,做静态拉伸。
一个好的训练是要在训练结束后,身体非常轻松、舒适的。如果感到不舒服或者身体发紧,那一定是运动内容或者运动顺序有问题,需要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