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从省城出发,半夜回到了老家张家界武陵源,准备过年。
今天一早起来和儿子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晨跑了一圈。老家现在的房子虽然不在核心景区,但是因为当时村子做过很好的规划,评上过省级示范村。所以有田有菜地,有池塘有果园,有阡陌有祠堂!就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跑完步,回家吃了碗老妈下的葱花面条就准备去看望爷爷!自从奶奶走后,爷爷就一个人住在老山上近20年。只是后来年纪大了,自己虽然还是想在山上住,但是拗不过儿子女儿的安排,近几年就搬下山来跟着我三叔一家住!
三叔家很近,走路两分钟。到后只有弟妹带着侄子在家。打完招呼逗侄子玩了一会儿,就去后面房子看爷爷了!爷爷正在烤火房,房顶上挂满腊肉腊肠,预示着到了年关!这是我们土家族的风俗,在农村每家都有个烤火房,房中央有个四方的火坑。到了冬天火坑里的火就不会断,火坑房顶上会挂满腌制过的猪肉,牛肉,鱼,香肠等。到了过年取下来,腊肉腊肠就是年夜饭上的必备菜。
爷爷精神状态不错,我刚坐下,他就拿着火钳,放好了铁架子给我烤糍粑。我们俩爷孙坐在柴火旁,就开始东一句西一句的拉家常了。自从我爸和三叔都走了后,只要我回老家都会去陪爷爷说说话。既是尽孝道,也是聆听教诲。今天说着说着,爷爷就说到了当时二三十岁的时候在西洞庭湖修湖。那时候是五六十年代,每当夏天发大水,洞庭湖就会湖水泛滥,到处是水灾。国家就在各地抽调劳力,去抗洪抢险。爷爷那时候就从张家界坐着东风牌卡车颠簸了两天到了西洞庭湖,没日没夜的干了三个多月修土坝。从那时候脚踝的风湿关节炎也就落下了,直到现在一遇冷就疼的厉害。
听了爷爷的故事,深深的感受到年代的印记都是上一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正如爷爷,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也曾为五六十年代洞庭湖的改造计划作出过贡献。历史不会铭记他们,但他们却是历史!
跟爷爷聊完天,我就出门带着老婆孩子去买年货了。生活继续,感动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