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我在16年前读过一次。
在那个懵懂初开的年纪,一看这样的题目大约就以为是爱情了。结果翻开后发现,讲的是再朴实不过的结婚、生子、哺育的生活琐事,但却照样让人一看不可收拾,还记得当时眼里常噙着泪水,匆匆地在几天内就读完了。
在重新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能记起的大约只有吕亦池跟我同龄,她爸爸姓吕、妈妈姓池,所以取名为“亦池”,这两个对当时的我而言能轻松记住的点。
16年后再摊开,果然阅读起来与当时不一样。
一开篇就是“那个”年代的不可思议,周围人对一切都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尤其“对一个没有结婚的姑娘单独居住的动机非常猜疑”;以及婚后几年,池莉依旧小腹平坦,“邻居打量我异样的目光,亲朋好友婉转的提醒”。
我一愣,似乎现在也是这样,刚过去的春节,想必也听闻了不少催婚催孕的话题,虽然岁月过去了十多年,但是日子的复制感和精神贫瘠,也使得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
后来池莉怀孕了,单位管计划生育的同志一惊:“怀孕之前你应该说一声啊。”
于是补办生育指标……
一张巴掌大的发黄的纸片,一枚鲜红的公章印记,“….决定了我腹中胎儿生死存亡的命运。我用手指触摸了一下这枚公章,眼睛就湿润了。”
我眼睛也湿润了。
我想起了张佳玮的一篇文章《什么是天下第一奇毒》,六位师兄弟穷尽一生寻找天下第一奇毒,最后二师兄称王,天下无人可左右他,可是师父依旧不赞同:恐慌胜过死亡。
之后便是艰苦的生育和哺育——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觉得这段经历,跟现在人的养儿生活并无而已,哪怕她是作家,也同样面对繁重的经济压力,苦涩的生活烦恼,和说不清的夫妻争执,求不完的人情世故。
每个小家庭都或轻或重的遭遇过这些孤苦无助,也品尝了为人父母的喜悦和心如尘埃。
这些苦和甜,一般人难以道明。
作家的存在就是用他强有力的文字能力,把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生活,用浅显又深刻的文字铺在纸上、戳进心里、引起久久共鸣。让普通人想表达又说不出口的时候,可以指着它说:就是这种感觉!
为什么要16年后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再看了一遍?
源于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刚刚生完的同事分享了一篇UC上的文章《承认吧,你就是想生个儿子!背后真相让人心酸》。
背后的真项是什么?
是因为“…儿子不用再生孩子,不用再经历孕吐…”
后来跟这位同事聊起的时候,她说:在她催产羊水浑浊等待破腹,疼的不得了的时候,她妈妈哭了。妈妈之前说希望她能生个儿子,那就不用经历那种宁愿痛在自己身上的滋味。
生孩子是女人的坎,看自己的女儿生孩子就是更大的坎了。
因为经历过,所以更不忍。
这是我第三次听到这样类似的话。
第二次是在五年前我姐姐生完的时候。她说她生完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怎么是个女孩?那她以后岂不是也要经历我一样的痛苦,她会不会胆小不敢生……
第一次看到就是在《怎么爱你也不够》这本书上。
“说实话,我希望生个男孩。只是怕人家误以为我重男轻女我才不对人说真心话。……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女儿也要来月经,结婚,生孩子,心里就万分的难受。”
我虽没有经历到这些,可是我看过很多一关关闯过来的母亲们,孕吐、生产、产后抑郁、恢复、背奶等等等等。
当年看这本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刚怀孕,我忍不住一看完就把这本书送给了她。说不上什么原因,大概就是想要表达“我懂你”或者“加油”或者“苦尽甘来”什么的意思吧。
今年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和嫂子在谈论教育子女的问题,忽然心里很动容,养育一个小孩不仅仅只有书中提及的那么一段段时间,而是一项一生的事业。我没法用言语表达我的理解和鼓励,就把手边正在看的这本送给了她。
至此,我已经买过三本《怎么爱你也不够》了。
本书很薄,仅有15万字,文字修辞也称不上考究,池莉老师自己也在书的序表达了对书稿仓促面世的惶惑。但这是她文学创作的转折之作,没有这段生活,恐怕也就没有她后来的创作上的探索突破。
因为艺术扎根生活,高于生活。
新年看的第一本书,因爱动容,与你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