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6主要讲述的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的故事。本书开篇写到
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和恺撒完全不同,为什么呢?
1、奥古斯都天生小心谨慎;
2、奥古斯都从恺撒被杀事件中得到教训:只有活着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3、奥古斯都自知,无论是演讲还是著书,他的感染力都无法与恺撒相提并论。
恺撒说过一句话: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恺撒始终都尝试让那些有才华的领导成员去面对不愿意看到的现实。而奥古斯都却选择了让人们去看他们愿意看到的现实,而他自己却始终面对真正的现实,向目标迈进。
那我们就来看看屋大维是用了什么手段一步步达成目标,创造罗马帝国的。
恢复共和宣言换取“奥古斯都”
“集中在我身上的一切权力,今天全部还给你们。我宣布,所有的武器、法律的执行以及罗马版图下所有行省,全部归还给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35岁的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几十年来元老院的梦想终于成真了,欣喜至极感恩戴德的元老院给屋大维授予了“奥古斯都”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us)是指神圣的、崇敬的事物或场所,没有武力或权力的暗喻。这体现了屋大维时刻把握着舆论的度,将现实用花衣裳包裹好不让人看到。
看似放弃了所有权力的奥古斯都,却有三个没放弃的:执政官、“凯旋将军”称号、“第一公民”称号。执政官代表着行政权力,凯旋将军代表着军事,第一公民代表着与人民站在一起,奥古斯都选择了将第一公民做大做强发扬光大。
辞去执政官换取护民官特权
40岁的奥古斯都辞去长期担任的执政官职务,恢复共和时期的惯例每年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随之换来的是护民官特权,注意,是护民官特权而不是护民官职位。
护民官有什么特权呢?1、人身不可侵犯;2、作为平民代表,具有维护平民权力的地位;3、平民大会的召集权;4、政策立案权;5、否决权。以代表平民权力为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否决权,无论是元老院的决议还是执政官的决定,只要护民官行使否决权,一切都形同白纸。
内阁取代元老院会议
奥古斯都靠建立”内阁“,由第一公民奥古斯都、两位执政官、法务官、财务检察官、检察官、案察官各一名及从元老院中选出的15位议员共21人组成,是和”元老院最终劝告”同等效力的机构。内阁会议全年无休,而元老院会议大幅减少,成功由内阁取代600人的元老院会议。
军事
将安定舒适的行省交给元老院,为元老院行省;自己管辖罗马防御线上易处于不安定的行省,为皇帝行省。粗活烂活不用做这是元老院议院喜闻乐见的事,但军事及防御权成功落到奥古斯都身上。
对东方各行省的重整,虽然有些属于元老院行省,但经过他巧妙的政治手腕,民众都认为虽然统治权归元老院,但是重整领地、制订行省治理方针应该交给奥古斯都。
粮食
罗马遇上饥荒年,濒临极限时,民众都纷纷望奥古斯都出任独裁官解决饥荒问题,奥古斯都并没有响应,令元老院人士松下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无力捉急,毕竟灾难摆在那里。后来濒临极致,奥古斯都才出面动用自己私财迅速解决了危机。
在下一次饥荒到来之前,奥古斯都设立了粮食局局长的官职,有长久任职,建立起粮食储备的安全保障体质。“食”权如军权,又再次落入奥古斯都手里。
罗马从共和制转向帝制的阶段,可以将元老院比作奔跑的马,而奥古斯都始终手握缰绳,只不过这条绳子很长很长,长足以令马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奥古斯都始终让罗马人处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之中,然后一点一点抽丝般将权力收揽怀中。在这一点上光有恺撒的远见与智谋还不够,稳重与忍耐也不可或缺。
不由让我开始思考,你看清了现实,究竟要不要让别人也看清,还是就顺了他们意愿算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结局未必是你想象的那样,人们也未必就能如你一般接受。